4月26日至28日,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志愿服务队在南昌市红谷滩区万达广场为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举办作品爱心义卖活动,活动期间共卖出作品92幅,募集善款4.176万元。拿到善款的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何彪却高兴不起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为学校搬迁的事情烦恼。
作为我省首家民办公益性特殊教育机构,成立于1994年的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培养对象主要是省内偏远贫困山区有听力、语言障碍的青少年。但建校23年来,学校一直没有稳定的教学场地,老师和孩子们常常在租借的农民房中上课、住宿。2009年,学校搬至青云谱区定山路,与另一学校合用一个校园,看似走上“正轨”的教学环境却还是难以维持稳定。由于客观原因。今年6月底,学校再次面临搬迁,这也是该校成立以来的第六次集体搬迁。
资金缺口让安置成难题
5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青云谱区定山路的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在一栋3层楼高的旧楼房的3楼,记者看到正在上课学认字的孩子们。由于听力、语言障碍,孩子们只能通过喉咙间发出咿咿呀呀的声响来吸引老师的注意。老师余希建也是一名聋哑人,他不停穿梭于学生之间,尽量照顾每个孩子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该校现有21名聋哑学生,6名教职员工。学生平时寄宿在学校,一年中只有春节回家。学生每人每学期交费为1760元,而一些实在交不上费用的孩子学校也继续接收他们读书。
在校长室,记者遇到刚刚交完水电费回来的该校负责人何彪,他也是全校唯一一个可以和外界正常沟通的人。“拖了4个月的水电费,终于靠活动的善款还上了。”他告诉记者,现在学校租借这栋楼房的第二三层楼,每个月租金2000元,一年租金24000元。加上每年5万元的学生生活费和办学开支,以及1万元的水电费,每年学校的开支在9万元左右。
“因为一些孩子家庭贫困交不上钱,我们每年都有几万块钱的缺口”。何彪告诉记者,今年,由于场地所有方不再对外租借,“在寻找新的教学场地时,最便宜的农民房也要每月5000元的租金,环境也差,租金还是现在的一倍,我们真不知道学校该往哪儿搬。”
艰辛的搬迁历程
记者了解到,1994年该校在新建区长堎镇租下一家农户的房子,这个当时月租300元左右的房子成为17名学生的“校园”。1997年,学校搬至该镇的另一家农民房。2001年,在高新开发区城中村的农民房内,孩子们迎来第三个教学场所,之后学校于2005年搬至青云谱区熊坊村的农民房。在经历了4次搬迁后,2009年,三联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终于可以在“正常”的校园上课了。
“真的很不想孩子们再回到农民房去上课。”何彪回忆起2005年他初次来到学校的场景,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孩子们住在没有空调的简陋农民房里,身上盖着破旧的棉被瑟瑟发抖。但白天在教室里上课的他们,却又是那么认真,一笔一画写下老师教的每一个字。
现在可以算是20多年来最好的环境了。何彪看着窗外的操场说道,农民房前的空地太小,孩子们活动不开。而且由于身体缺陷,孩子和外界交流不便,所以,学校很看重有这么一块可以给孩子们活动的场地。
“有时,社会公益组织和各大院校的学生也会在操场上和孩子进行爱心活动。”何彪表示,多年以来,他们接收到很多次爱心捐助。学校的电脑、寝室的空调、孩子们的衣物等,“这些爱心和帮助陪伴我们走过了很多艰难的岁月,但学校的场地搬迁问题始终是我们最大的困扰。”
父子接力守护“家”
临近中午,年过七旬学校校长何兴武正好买菜回来,孩子们主动上前帮忙,他也是何彪的父亲。当年,何兴武与人共同创办这个学校。现在,这位曾经的中国好人榜上榜好人、南昌市道德模范仍然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教他们读书认字,陪伴他们成长。
由于自身也是听残人士,何兴武对孩子们的遭遇感同身受。他表示,开办学校从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给孩子们一个学习读书的环境,以及树立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记者了解到,2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300多名聋哑学生,有的孩子走进了中专、大学的校门,有的孩子找到了工作,但更显著的是他们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一个小女孩用手语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她的家。
记者从南昌市教育部门获悉,2016年,南昌启动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推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但该资金针对市管民办学校。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属于青云谱区民办教育机构。记者从南昌市青云谱区教育科技体育局了解到,目前没有相关文件明确对民办学校的资金及政策扶持。相关人员表示,当民办学校在运行过程中遇到场地、资金等困难情况时,“我们会在能力范围之内予以支持。”(记者 赵 影)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