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企业诞生记

作者:邓妍 来源:南昌日报
2017-05-17 08:23:00
分享

2002年8月20日,在赣江之滨、梅岭山麓的南昌经开区,“我”诞生了。

我是怎样“出生”的呢?听“妈妈”说,我经历了好几个部门“医生”的“诊断”,“折腾”了一个多月,终于在南昌经开区呱呱坠地。你问“我”是谁?我的名字叫“江西北大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今年已经15岁了。

我的“妈妈”叫王云霞,是江西北大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她说,我“出生”时正值盛夏,她抱着厚厚一摞材料来到第一位“医生”的“门诊处”——南昌经开区工商分局(现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对“我”的身份进行核准。紧接着,她联系第三方的会计事务所,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对注册资本进行验资,并由他们出具了一份验资报告。之后,她再次来到南昌经开区工商分局,填写了十余份不同的表格,焦急地等待结果。与此同时,她还要赶去看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医生”——质监局(现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填写一些重复的表格,提交部分重复的材料,在不同的部门间来回奔走,还要缴纳各种工本费和材料费。

“妈妈”说,当时的感受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跑断腿”。所以,后来当她知道我的“弟弟”——江西北大科技园建设有限公司要“诞生”时,她都已经做好了来回奔波、“掉几斤肉”的准备。

幸运的是,2014年3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部署,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实施,新版营业执照正式启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也逐步展开了。我的“弟弟”便搭上了这一政策的“快车”。那么,他的“出生”是怎么样的呢?我来告诉你,在南昌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工商窗口填写表格、递交材料,五个工作日的时间,他几乎“零费用”诞生了,不需要验资报告、不需要多个部门奔波、不需要工本费,甚至连年检费都不用。

宽松的政策环境,激起了大众的创业热情,而近乎“零费用”的注册成本,则让更多的人将“跃跃欲试”的创业态度化作“真枪实弹”的创业实践。作为一家企业,江西北大科技园享受到了“放管服”改革带给它的便利;而作为一个众创平台,它又恰好见证了“放管服”改革带给创业者们的机遇。据“妈妈”介绍,近几年随着创业资本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浪潮。“仅我们科技园这一平台上,企业注册数量就由前几年的40多家飙升至近200家,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中。”她说。

江西北大科技园“兄弟”企业诞生的背后,不仅仅是企业迈出了发展壮大的脚步,更是南昌经开区积极主动实行“放管服”改革而显现的成效。据介绍,自“放管服”改革以来,南昌经开区立说立行,主动作为,在政策范围内,大力拓宽“放”的范围、健全“管”的制度、优化“服”的方式,以“快字当头,先人一步,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辖区企业的认可。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该区还为重大重点项目开通了“绿色通道”,加快企业入驻投产步伐,并创造出了“一个工作日领证”的“经开速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区新注册个体工商户346户;新注册企业达268户,同比增长10.29%;新注册资本近400亿元,同比增长808.94%。 (记者 邓妍)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