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无树,地无皮,河无水,仓无米”。由于受人为破坏及特殊地质条件等影响,赣州市赣县区因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而成我省生态问题较为突出县区,曾一度被称为“江南的红色沙漠”。上世纪80年代,该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078余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36%,其中有“生态溃疡”之称的崩岗侵蚀面积就达18平方公里,在全省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危害最大,曾致使当地贫困率居高不下。
从1998年开始,历经近20年的集中治理,赣县区如今已成功修复了307平方公里地质“疮疤”,其中含最难“治愈”的崩岗面积3平方公里,被水利部树为水土流失治理典范。
昔日“蜡烛山”:全国崩岗灾害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众所周知,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难度大、见效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生态修复工程,尤其是“生态溃疡” 崩岗的治理,更是难上加难,需耗费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和智慧。
三溪乡党委书记魏江华向记者介绍,60多年前,该村周边山体沟壑纵横,土柱林立,被称为“蜡烛山”,是全国崩岗灾害最严重的村之一。大概1953年开始,下浓村(即当年的道潭合作社)自救,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连续4年筑坝挡泥沙、清理农田泥石,才基本保住了收成。1957年,周恩来总理曾就该村壮举作了“让崩岗长青树,叫沙洲变良田”重要批示,国务院水保委将周总理批示制作成锦旗,如今这面锦旗存放在赣县区博物馆。
八旬老人黎明兰是赣县区水保局一名退休干部,他从1958年至2000年一直奋斗在水土流失治理战线。他刚参加工作时就被派往该村整治崩岗,坚守了近10年才撤退。他说,当年仅下浓村就有十几座崩岗山头,面积达300余亩,全是不毛之地。近10年间,他几乎吃住全在村里,天天带领村民在山中削坡、开沟、修筑拦沙坝、挡土墙和谷坊,同时种草、种树以固山土。所种的草木经常受泥沙冲刷影响而陷入“种了毁,毁了再种”困境。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下浓村一带的崩岗“绝症”才得以有效控制。
赣县区水保局副局长邱欣珍向记者介绍,自1998年起,在国家部委及省政府的大力扶持、指导下,该区开始集中治理全区崩岗等遭受水土流失侵害的土地,其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枧田小流域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规划治理的小流域。该项目于2013年完工,涉及吉埠、南塘、田村等3个镇8个行政村。
成功经验:山顶乔灌草,山腰种瓜果,山下培丰田,山塘养鱼鸭
黎明兰告诉记者,当年治理下浓村一带崩岗群虽屡屡受挫,但他和同事们摸索出了如乔木、灌木和草混交种植等一套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赣县按照山、水、林、田、湖整体修复的理念,坚持统一规划,做到水保治理与生态保护、现代农业发展、秀美乡村建设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赣县特色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如针对不同土壤侵蚀类型、不同岩性的水土流失,探索出了“猪-沼-果”生态工程模式、水平竹节沟与林草措施优化配置等多种措施;对崩岗则采取生态恢复型、果林开发型、农粮生产型、土地开发型等多种模式进行综合整治。
历经多年的治理,今天的赣县三溪乡下浓村掩映在青山碧水中,处处草木葱郁,良田阡陌,果蔬飘香,村民怡然自得场景。在赣县区枧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点,记者看到上万亩梯田似的山坡上,种满了脐橙、油茶等经济作物,蔚为壮观。据当地果农介绍,这片土地原来也是不毛之地,治理后,2010年起开始打造为果园和油茶基地。如今数千亩脐橙渐入挂果旺盛期,每亩收益可达1.5万元,真可谓“绿了山又富了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