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南昌水为魂 生态洪城水当家——南昌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7-15 12:22:41
分享

南昌市属于典型的南方丰水型城市,地处鄱阳湖西南岸,赣江、抚河、信江、潦河、修河五河尾闾,自古“襟三江而带五湖”,全市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29.87%,市城区规划区水面面积占27.3%,在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第一。2013年7月,南昌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今年6月,通过长江委长江科学院专家组的技术评估,顺利进入行政验收阶段。

7月14日,记者随“红土地上看变化”主题采访团前往赣江岸线,参观采访综合整治工程。南昌市水务局调研员周洪都告诉记者,四年来,南昌市以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快工程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初步构建了“水净湖清家园美、河湖环绕润豫章”的良好水生态环境,掀开了“美丽南昌”建设的崭新篇章。

大美南昌水为魂 生态洪城水当家——南昌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记者团记者在采访赣江岸线综合整治工程。(摄影:王健)

大美南昌水为魂 生态洪城水当家——南昌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采访团记者联合采访南昌市水务局调研员周洪都先生(摄影:王健)

记者了解到,综合治理的起因源自问题导向。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城市扩张,南昌市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安全都面临巨大的压力,突出表现在:水系连通性较差,水体交换不良,河流、湖泊被人为侵占,流水不畅,水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排水体制落后,设施不完善,常有雨污水溢流至河道和湖泊,污染河湖水环境;水生态系统退化,水生生物栖息地面积减少,人工改造的工程阻断了天然状态下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流,水生生物多样性降低;污水处理厂标准低,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执行国家二级的排放标准,排放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高污染产业比重大,工业产品的结构和产业发展不够合理,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仍占有一定比重,水污染治理力度薄弱;农村水环境问题突出,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生活垃圾随意堆积,生态种养殖模式尚未普及,严重污染周边生态环境。对多水的城市而言,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要做好“水文章”,建设好、管护好“水”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控制性要素。南昌市水生态环境现状距离打造一座水清、岸绿、景美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周洪都先生告诉记者,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将其列入全市中心工作予以重点推进。2012年,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市分管领导挂帅的建设推进指挥部作为协调机构。坚持规划先行,在编制实施《“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总体规划》、《南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投入建设、高质量施工,委托中国电建集团编制《南昌市水环境治理综合规划》,谋划建设生态水都、灵动水都、美丽水都、活力水都、智慧水都,力争打造全国城市治水新标杆。多方筹措资金。政府市场两手发力,规划投资300多亿元,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有效整合市县地方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建立并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投入机制。

记者了解到,整治建设包括六大工程。一是水环境治理系列工程。全面摸清污染源,加快工程进展,编制《南昌市水环境治理综合规划》,细化制定“四河六湖”治理方案,争取明年5月底前全面消灭劣五类水。二是实施黑臭水体治理系列工程。对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管理的幸福二支河等5处黑臭水体,逐一制定实施方案,抓紧实施截污、清淤、疏浚、岸线修复、生态净化整治,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部完工。三是城市污水治理处理系列工程。在完成朝阳、青山湖污水处理厂一级B提标改造的基础上,启动青山湖、红谷滩、象湖、瑶湖、航空城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南昌县、进贤县县城污水处理厂和红谷滩新区望城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争取年底前完工。四是农村水环境治理试点系列工程。实施农村水环境治理“1351055”工程,对市域内一个梅岭风景名胜区、三个流域、五个特色小镇(乡)、十个自然村、五个畜禽养殖场、五个休闲农业企业的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整治,建成招贤、梅岭、太平三个污水处理厂,明显改善梅岭的养殖污染问题,军山湖、瑶湖、黄家湖的水质均得到明显改善。五是“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系列工程。2013年来,投入近百亿元,实施“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系列工程。先后进行13项重大治水工程建设,启动实施“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致力于城区水系连通、截污、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打造,建设以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水文化为主题的“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工程,唱响“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品牌。六是面上水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工程。完成梅湖花博园和溪霞农博园建设并开园迎客,开园期间共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创造了全省花博会的时间长度、规格规模、影响好评之最。南昌市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通过“全国中小学生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中期评估,溪霞水库水源地、红角洲水系活化等10多项工程基本完成,续建的雨水收集利用、安义县长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加快梦山水库、溪霞水库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设工程。

大美南昌水为魂 生态洪城水当家——南昌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管理人员向记者介绍南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摄影:王健)

记者了解到,通过大力实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南昌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凸显三大亮点:

一是有效保障水安全。建成昌南、昌北两个总长70公里的城市防洪包围圈,提高防洪标准到10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一日暴雨,四小时排干”。强化供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启动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二是有效改善水生态。通过大力实施城市水系引水活化、河湖水系清淤大截污、河湖生态修复治理等工程,在市城区形成“一江通三河、九龙串十珠”水系格局,确保了城区居民出门步行20分钟可见水,可见的水体水环境、水生态良好。

三是有效提升水景观。赣东大堤岸线综合整治工程把大堤加固、水源保护、岸线整治、水景美化、经济开发五者结合起来,在全国率先打造了第四代滨水空间和第四代滨水岸线,成为亮点景区。象湖、抚河截污工程采取的雨污合流大截流制的治理思路,针对性地解决了老城区内水体生态脆弱性的问题,成为实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经典之作。实施九龙湖、艾溪湖湿地、瑶湖郊野公园、赣江市民公园三期景观提升工程和乌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形成沿线亮丽的绿化景观带,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了“幸福南昌”建设。

市民群众在治水管水中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强化爱水、节水、护水、惜水的浓厚氛围,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