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保中医药报销比例

作者:李海燕 来源:南昌晚报
2017-07-19 07:06:00
分享

打造健康中国“南昌样板”

市政协“南昌如何在建设中医药强省中发挥龙头作用”专题协商会召开

记者昨日从市政协“南昌如何在建设中医药强省中发挥龙头作用”专题协商会上了解到,2016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60万亩,我市种植面积仅17960亩,占比3%,中药材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我市中药生产企业的需求。南昌如何在建设中医药强省中发挥龙头作用?市政协专题调研组提交了“在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中打造健康中国‘南昌样板’”的调研报告,与会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

现状

我市中药材种植17960亩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支柱新兴产业,也是税收贡献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民生产业。我市现有中药和中成药规模以上企业23家,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40.5亿元,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近40%(全省中成药生产规模在全国排第三),形成了济民可信、江中集团、汇仁集团等一批较大产业规模的龙头企业,打造了“江中”“汇仁”“汪氏”“白马”“初元”“仁和”等一批国内知名品牌。

“药材好、药才好”。中药材种植是中药生产和中医治疗及健康服务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中药材种植乏力,规模偏小。2016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为60万亩,我市种植面积仅17960亩,占比3%,中药材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我市中药生产企业需求,大部分中药企业的药材依赖于外地采购。中医药与其他产业没有融合发展,产业链延伸不够,医养结合、医旅结合还处于萌芽阶段,涉及保健品生产的企业较少。

此外,我市中医药企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人才缺失的问题,新药研发不够,老药面临被取代的风险,甚至有些品种流失,这都影响着我市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建议

组织建立民间中医药数据库

“民间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草根性、口传性、散在性,古朴性以及普及性,因技术、人力及其他因素等,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濒临失传,迫切需要抢救、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省政协委员许秀柏表示,我市应对民间中医药技术和方法进行摸底,为方便对民间中医药抢救挖掘,需要组织建立民间中医药数据库。

“民间中医药技术持有人可采取专利和技术秘密相结合的保护方式加以保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特效秘方持有人申请专利,经国家认定的民间中医单方、秘方、验方,在专利申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许秀柏建议,建立民间中医药合作开放模式,应鼓励民间秘方持有者与企业合作开发民间处方,民间中药处方所有者还可以将中药秘方转让给企业或者以入股的形式参加中药处方开发。对于开发民间秘方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关照和税收上的优惠。

许秀柏表示,我市应探索在民间中医药中成立民间中医药管理协会,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自律组织,发挥协会的引导、协调、管理和服务作用,维护平等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和正常的医疗市场经营秩序。

提高医保中医药报销比例

“我市中医药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中医、中成药在各级各类医院急诊、门诊和住院中使用种类和数量比重较小;中医药人才匮乏,不能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市政协委员黄立发表示,南昌要在中医药强省战略中发挥龙头作用,需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同步加强,要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制度与创新工作机制。

黄立发建议,建立健全我市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我市医疗保险政策对中医药的倾斜机制,在规范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适当提高医疗保险中医药报销比例。

“建议打造‘南昌中医医院样板’‘南昌中医类品牌样板’‘南昌中医药文化样板’。”市政协委员邱慈桂表示,只有建设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医品牌,我市中医医院才能在全国百舸争流的中医药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才能在“中医药强省”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服务体系

“我市中草药材现有产地种植企业普遍处于‘规模小、实力弱、水平低、精深加工能力弱’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我市中医药临床用药、中草药材深加工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市政协委员谢东辉建议,制定中长期中药材种植发展规划,优化种植布局,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努力破解制约中药材种植发展的良种、良法等突出问题,壮大基地、培育龙头、健全市场,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中药材良种工程,加快中药材育苗中心建设,开展种苗培育、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提纯和示范种植工作,增强育苗供种能力,唱响南昌中药种植品牌;要加快中药材化示范园创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标准化种植、规范化采收、贮存,以GAP、绿色、有机认证标准指导中草药生产,加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切实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谢东辉建议,健全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种植科技水平。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逐步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加快引进和培养中药材种植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懂管理、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建立新型人才聘用机制,吸引省内外优秀的中药科研、教学机构和人才入驻,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中药材科技人才队伍。

谢东辉表示,我市应重视互联网+在中药材种植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市场信息与基地信息无缝链接,科学指导农户选择适销对路、效益较好、种植技术成熟的中药材品种,引导销售,为中草药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提高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

完善中西医结合保健服务

“要将南昌创建为全省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必须在南昌先打造一个中西医结合样板,起到龙头示范作用。”市政协委员魏友平表示,中医药强省,人才是关键,要在全市全面铺开“西学中”,出台西医师学习中医专项行动计划,鼓励西医医生学习传统中医,促进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病、慢性病效果显著,也易被老年人接受,积极支持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入养老院,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在养老院提供保健咨询服务,并将养老服务相关护理费用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范围;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新建以中西医结合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魏友平建议,做好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在西医体检基础上,加入中医体质辨识体检,完善中西医结合保健服务。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健康体检、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服务;制订健康调养方案,提供个性化健康干预措施,以加强中西医结合保健服务。

打造中医药示范化服务业基地

“打造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业基地,发挥南昌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的省会中心城市交通地理优势,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土地支持力度;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努力实现一个县(区)发展一种中药材种植业的目标。”市政协委员熊少云建议,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势产业,通过道地药材种植增收脱贫致富,实现一个乡镇形成一个特色的中药材种植新局面。以“南昌绿谷”为引领,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业升级,提升中药材种植业水平,使中药材种植业这一绿色产业实现一县一品牌。

熊少云建议,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建立贯穿研发、生产、流通上下游的中医药产业链,以创新为引领,加强中药新药研发;以决战为态势,提高中药生产水平;以提升为引擎,拓宽药品流通新渠道,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典范化制造业基地。

熊少云建议,充分运用南昌现有的服务业基础和中医药产业优势,繁荣健康养老产业、健康旅游产业、智慧健康产业、健身休闲产业、健康食品产业,探索“一区一条中医药服务特色街”模式,将我市打造成中医药示范化服务业基地。(廖斌 刘遥琴 记者 李海燕)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