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8-25 09:17:26
分享

 817日,记者陪中国日报美籍记者大卫布莱尔来到景德镇名坊园,先后走访了园区内的邓希平颜色釉非遗基地、镇尚陶瓷特大件非遗基地、饶玉青白瓷非遗基地、厚森传统青花瓷非遗基地,体验江西“蓝色”文化(景德镇瓷器文化)的独特魅力。

邓希平颜色釉非遗基地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邓希平陶瓷有限公司创办人邓希平(图右二)夫妇与中国日报美籍记者大卫布莱尔(图右一)和中国日报驻江西记者站记者(图左二)在邓希平颜色釉陶瓷馆合影留念。(图片:王健提供)

邓希平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坐落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名坊园内,公司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公司的宗旨是在生产、科研、教学的过程中动态传承和发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公司创始人邓希平女士告诉记者,她于1965年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从事颜色釉瓷技艺研究至今50多年,曾创新颜色釉40余种,是国家有突出贡献陶瓷专家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瓷1000多个品种,涵盖艺术陈设瓷、雕塑瓷、仿古瓷、日用瓷四大类。

据了解,邓希平创作的颜色釉陶瓷艺术作品均采用旌德站本土原生矿物配料,经1370摄氏度以上高温烧制,传承了景德镇600年官窑制瓷技艺,作品器型端庄秀丽,釉面为晶莹剔透的宝石结构,工艺精制,无可挑剔,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邓希平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证书、1999年获国家人事部接触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功、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获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生成就奖。2014年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邓希平1983年发明“彩色釉”。该项发明于1989年获国家发明奖,1990年获第39届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邓希平获得比利时王国骑士勋章。

在采访过程中,邓希平女士向中国日报美籍记者大卫·布莱尔简要介绍了作品的名称、制作工艺以及烧制过程。邓希平说,这些作品的造型是由人工设置的,在上釉时都是白色的,釉料成分也是人工调配的,但烧制过程中颜色、花纹、层次,却是由高温下釉在液体流动中自然生成的,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邓希平说,除了作为国家领导人交往的较珍贵的礼品瓷器外,他们还烧制普通老百姓在价格上能承受得起的小型瓷器。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三阳开泰扁肚瓶。(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郎窑红釉灯笼瓶。(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窑变花釉葡萄瓶。(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郎窑红釉观音瓶。(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窑变综合装饰硕果瓶。(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玫瑰紫釉福桶瓶。(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秘釉流霞盏。(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郎窑红釉汗血宝马。(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郎窑红釉太平缸。(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玫瑰紫釉牡丹瓶。(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郎窑红釉领头羊。(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紫色丝毛釉赏瓶。(摄影:王健)

邓希平告诉记者,这里的公司作坊以前都散落在景德镇各地,近几年,政府划出这片土地,成立名坊园,以优惠的土地价格租给各著名制瓷作坊,便于集中保护非遗。

镇尚陶瓷特大件非遗基地

来到景德镇本土传统制瓷企业镇尚陶瓷特大件非遗基地,镇尚陶瓷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江钟先生告诉记者,他自幼在景德镇各大国营瓷厂及制瓷作坊学习瓷器制作的各道工序和细节要领,尤其是瓷器的造型设计与装饰。多年的生产经营使其积累了丰富的陶瓷制作方法与经验。同时,通过授徒的方式培养了大量手工制瓷专业人才,致力于将尚镇陶瓷有限公司打造成景德镇优秀的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保护基地、手工制瓷培训学习基地及国内外陶艺家文化交流平台。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中国日报美籍记者大卫·布莱尔在镇尚陶瓷有限公司大门处与瓷器留影。(摄影:王健)

记者了解到,镇尚陶瓷有限公司一直以研制生产大件器皿为主。从原料到成瓷的整个过程中,该公司坚持沿袭景德镇传统纯手工制作方式,并在传统工艺基础上,不断注入现代艺术理念,结合多种艺术形式及工艺手法,不断追求工艺性及艺术感的同步提升,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得到了各界的肯定与赞扬,并于2016年被授予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保护示范基地的荣誉。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吴江钟先生的徒弟正在青花瓷花瓶上作画。(摄影:王健)

吴江钟先生说,2013年,市政府组织专家团队对市内200多家手工制瓷企业进行考核,最后评选出22家企业进入景德镇市新规划的名坊园手工制瓷基地。镇尚陶瓷有限公司有幸成为这22家入围企业之一。镇尚陶瓷应园区号召,实现了第一个开工建设、第一个竣工投产、第一个当年实现盈利。名坊园镇尚新区建筑面积7000平米、投入资金2050万元。建筑风格以新徽派加以传统木结构为主,与园林风格完全融合。建筑功能以实用为主,集生产、展示、办公及旅游参观为一体,充分展现景德镇手工制瓷的文化魅力。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吴江钟先生的徒弟正在青花瓷花瓶上作画。(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镇尚陶瓷特大件非遗基地瓷器展厅中的大型陶瓷花瓶和佛像。(摄影:王健)

饶玉青白瓷非遗基地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在品茶的同时,王尚宾向记者介绍“王氏影清”团队仿古烧制的青白瓷茶具。

青白瓷美如璞玉,怡情悦心。在饶玉青白瓷非遗基地,青白瓷非遗传承人王尚宾告诉记者,最单纯最直观的艺术莫非陶瓷,外观内涵都体现在作品之中,但要真正做好陶瓷,太难了。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王氏影清”团队烧制的青白瓷器具。(摄影:王健)

据介绍,王尚宾的“王氏影清”团队走的是一条并不被人看好的传统之路。传统被某些人眼中似乎是“保守”的代名词,其实它是所有文化和艺术的根源。“王氏影清”团队一开始在制定产业决策时,就有意识地深入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根探源,又独具慧眼地把造就了“千年景德镇”,孕育了历代官窑,催生了青花艺术诞生的青白窑,作为了自己的文化之根。

宋元青白瓷是中国六大窑系中最具文化内涵的陶瓷艺术,是高度承载中国人文精神的艺术,简洁单纯淳朴,含蓄内敛的诗情化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文化象征,有人说,这就是“瓷魂”。

王尚宾告诉记者,“王氏影清”就是牢牢抓住了这个魂,并将它深深地注入在自己的作品之中。

厚森传统青花瓷非遗基地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厚森传统青花瓷非遗基地示意图。(图片:洪润保提供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厚森窑主理洪润保先生(图右一)向中国日报美籍记者大卫·布莱尔(图左一)介绍青花瓷版画景德镇古地图。(摄影:王健)

厚森窑,由洪润保先生1981年创烧于景德镇,仿制烧造景德镇窑宋朝以来历代瓷器。20世纪末逐渐形成自身特色,以元明清青花瓷为主,尤以明代永宣成三朝官窑器最为突出,所出器物得到各界广泛认可。厚森窑仿制的永宣青花、成化青花、成化斗彩及康熙青花,均有佳作。器物的基本特征,器型、胎体、釉水、料色、纹饰及款识都能与原器基本吻合,满足了传统陶瓷文化爱好者的尚古情节与需求,并于2013年顺利申领了“厚森窑”的注册商标。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洪润保先生的儿子洪丹(图左一)在“厚森瓷苑”向记者介绍仿古瓷器的烧制工艺以及瓷器蕴含的文化精粹。(摄影:王健)

据洪润保先生介绍,景德镇厚森青花瓷博物馆,是以青花瓷为主题的民办博物馆。坐落于千年瓷都景德镇,由洪润保先生和长子洪丹共同设立,20128月,经江西省文化厅批准设立,属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青花瓷博物馆的宗旨是“展示传统技艺,弘扬青花文化”。运营方针是通过“厚森窑”与博物馆的互进式发展,不断进取,为世界提供了解和走进青花瓷文化的平台。自设立以来,以瓷会友,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中国日报中外记者走进景德镇名坊园

洪丹向记者介绍他父亲仿造青花瓷试验过程中的青花瓷片样本。(摄影:王健)

洪润保先生告诉记者,景德镇市厚森陶瓷有限公司,是厚森窑于20135月在陶瓷工业园区注册的企业法人,地址位于省重点项目名坊园内。公司所建“厚森瓷苑”项目主要是生产传统工艺陶瓷(俗称仿古瓷),同时设计、烧造手工餐具、茶具、文具,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9万件。项目总用地面积为9.54亩,总建筑面积为9876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300万元,已于201510月瓷博会期间正式投入使用。

项目主要功能区包括传统工艺手工制瓷、陶瓷艺术创作、传统工艺陶瓷展示与营销、传统制瓷工艺研究与交流。

该项目特色是,以厚森窑擅长的传统手工艺制瓷为核心,烧造传统工艺瓷(俗称仿古瓷),并结合现代生活需求,设计生产与现代概念相结合的餐具、茶具、文具及陈设瓷等。

洪润保生于19555月,年少时便热爱古陶瓷艺术,并开始研究陶瓷文物,经年不坠,后依靠对景德镇手工制瓷产业链的熟知,发挥自身对文物特征的把握能力,组织创立了厚森窑,曾研究仿制宋代影青瓷、元代枢府瓷、元末明初釉里红瓷器和元明清官窑青花瓷等,是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传统制瓷原料加工配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

洪润保先生告诉记者,他的长子洪丹生于197710月,获武汉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同济大学项目管理专业工程硕士生毕业,原就职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现任景德镇厚森青花瓷博物馆馆长和景德镇市厚森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

洪润保先生说,长子是他从上海硬拽回来的,目的是让他继承自己的陶瓷艺术事业。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