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的生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9-08 13:56:20
分享
当记者走进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的石邮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蓝天和青山。当时,个头小小的甜甜的南丰蜜桔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尽管,恰逢八月下旬,运气不是太好,这些挂在树上的蜜桔还没有成熟。这里有很多快乐的孩子,聚集在村头看看正在发生的事情。

令我想不到的是,这里的传统傩舞会在石邮村中央的一个矮小的古代道家寺庙里举行。

傩的生活

南丰石邮傩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会武(右二)与大卫·布莱尔交谈。(摄影:王健)

78岁的罗会武的掌鼓下,傩舞仪式开始了。没有视频可以显示出沉浸在锣鼓交错的音响中给人的感觉。当时,戴着傩面具的舞者从庙门外闪进庙里。对村民来说,每个面具都代表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物。每场傩舞都讲述一个故事。傩舞和单纯的舞蹈相比,更具有戏剧性。

历史学家说,傩仪式最早起源于远古的商朝(公元前16-11世纪)并在周朝(公元前11世纪-256年)期间兴盛,在中国文化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源头上讲,傩是作为宗教仪式,躲避邪恶,祈求丰收流传下来的,但现在它已经成为文化遗产和仪式,在中国众多山区都可看到。

傩舞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很多城市都举行过表演。当地政府鼓励傩舞的展现和开发。例如,罗会武每年都可以从国家领到9000元国务院政府津贴,以鼓励他在保留这门艺术中所做的工作。2006年,“南丰跳傩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的生活

民间工艺美术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丰傩面具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张宜祥正在雕刻开山傩面具。(摄影:王健)

在附近的南丰市,我们参观了自1988年以来一直雕刻傩面具的大师级雕刻家张宜祥的作坊。凭借惊人的技术,他能迅速地在一块樟木上雕刻出一个傩面具。他在江西省和福建省附近的二十多个村庄做傩面具,在他的长期职业生涯中他已经雕刻了数千个造型的傩面具。

傩的生活

王栖次向记者大卫布莱尔介绍他的作品远古的记忆。(摄影:王健)

在南丰的一个雕塑中心,我们也发现了其它很多迷人的地方。雕刻家王栖次能够按照石头和木头的自然脉络雕刻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傩的生活

邹兰英女士、胡日辉先生母子向大卫布莱尔介绍白舍窑瓷器。(摄影:王健)

邹兰英和她的儿子胡日辉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宋代(960-1279)瓷器,实在令人惊叹,任何博物馆如果能拥有这个瓷器都会感到自豪。

抚州市委书记肖毅总结了这些文化宝库的至关重要性,“文化是抚州的根本,在新一轮的绿色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中,抚州良好的生态以及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具有很大的优势。”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