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   本网专稿

南昌开创对台工作新局面:创新引领 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0-13 08:55:58
分享

10月11日—13日,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在南昌举行。据了解,此次座谈会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第十五届赣台会南昌市招商成果,推动签约项目落地,积极帮扶全省台资企业健康发展,全力推进台湾青年来赣创业就业。此次座谈会的主题是“扩大合作、深化交流、强化服务”。

记者在研讨会上了解到,自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昌台经贸合作带来累累硕果,共签约台资项目50个,签约金额31.34亿美元,推动了一大批台资项目落户。台资企业落户南昌二产(制造业)占总数的62.4%;截至目前,在南昌投资注册的台资企业累计有675家,总投资额累计达到63.2亿美元,在南昌市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极其重要地位。特别是有多家台资企业不仅是南昌市行业龙头,在全世界同行业也占有一席之地,诸多台资企业在投资南昌、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南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球出货量最大的触摸面板及指纹生物识别模组供应商欧菲光,在这里即将形成百亿元产业群;全球最大的运动相机镜头供应商联创光电,正在这里打造光学镜头,触控IC等手机配件生产基地;手机闪光灯出货量全国第一的晶能光电更是在这里土生土长。南昌实现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零部件本地配套,形成“品牌、代工、配套”为一体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生态。未来几年南昌将形成每年2亿部以上的智能手机产能,接近全球产能的30%,在国内与珠三角、重庆形成三足鼎力之势。

南昌开创对台工作新局面:创新引领 融合发展

台资企业协会会长座谈会现场。(摄影:王健)

10月12日,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殷美根在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恳谈会上说,台资企业一直是南昌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通过双方高速率、高频率、高效率的交流和对接,台资企业在南昌的投资领域日益拓展、发展成效日益显现、未来前景日益广阔。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方位交流互动。近年来,南昌不断加大“请进来”与“走出去”步伐,与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在昌台交流方面,昌台已经成了常来常往“一家人”,来昌旅游、考察、访问的台湾居民呈逐年递增态势,去年超过5万人次,同比增长15%,目前已有600多台胞常年在昌工作生活。“赣台会”作为两岸重点对台交流活动之一,已经举办了15届,其中有七届是在南昌市举办。

二是多领域产业合作。台资企业是最早在南昌投资兴业的一批企业,在南昌的投资领域覆盖了所有一、二、三次产业,其中既有深耕传统产业的统一企业、康师傅、屏荣食品等食品产业项目以及劳动密集型江西广宥鞋业项目,又有着眼新兴产业的新日光、宝群电子、英华达、富港电子、联创电子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可以说,台资企业在南昌的发展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竞相辉映之势。

三是高水平发展共赢。截至目前,在南昌投资注册的台资企业累计有675家,总投资额累计达到63.2亿美元,在南昌市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极其重要地位。特别是有多家台资企业不仅是南昌市行业龙头,在全世界同行业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东元集团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工业马达制造商、菱光科技接触式影像传感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TCT集团的碳化钨切削刀具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

诸多台资企业在投资南昌、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南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殷美根说,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战略的推动下,在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广大投资者的支持下,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南昌经济社会驶入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轨道,项目呈扎堆之势、企业呈做强之势、产业呈集聚之势,经济实力和城市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量”:

一是总量持续壮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268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355亿元,增长了62.0%;财政总收入由2011年的32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685亿元,增长了1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76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612亿元,增长了111.8%,财政总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了翻番。

二是增量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高位运行的状态,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项指标增速,均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自新世纪以来首次成为省内第一。

三是质量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4.2:53.0:42.8,旧动能加快转型,新动能蓬勃发展,特别是工业制造向中高端加快迈进,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0.1%、16.7%、16%,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达到22.4%和39.1%。在宏观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南昌经济上扬的态势令人瞩目。台资企业在南昌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南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表明:台资企业选择南昌、投资南昌是明智而富有远见的,南昌看重台企、厚待台企是必然而完全正确的。

殷美根说,现在的南昌发生了新的变化、迎来了新的机遇、彰显了新的优势,崛起之势不可阻挡。

战略机遇得天独厚。当前,南昌正迎来政策落地的集中期,面临机遇叠加的黄金期、处于升级发展的提速期,抢抓和用好多重利好叠加的巨大优势,南昌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必将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一是从国家层面来看,重大战略叠加。南昌相继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城市,在国家战略中占据的优势不可多得、拥有的地位不可替代、发展的空间不可限量。去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亲临江西南昌视察指导,习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新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要求,克强总理提出了“三点希望”,这既是对江西的重托,也是对南昌的厚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江西对南昌的特别支持和关爱。此外,多个部委也高度关心和支持南昌发展,先后被纳入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金融创新示范城市、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工作当中,尤其是国家级赣江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发建设,为南昌助推全省“龙头昂起”提供了更高平台和载体。目前,南昌已经站在了加快发展的“顺风口”。

二是从全省布局来看,利好消息不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昌的发展,始终坚持“龙头昂起”区域发展战略,举全省之力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省委鹿心社书记一直对南昌高度关注、格外厚爱,在战略上,把打造核心增长极、推进昌九一体化作为提升南昌辐射带动能力的关键抓手;在路径上,对南昌提出了“打造全省发展的核心引领区、现代宜居大都市区、创新创业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全面小康先行区、党建工作样板区”的要求;在工作上,亲自主持召开核心增长极现场办公会、昌九一体化领导小组会议,帮助南昌协调解决和推进重大事项。这些都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南昌的发展。现在,省里很多优惠政策向南昌倾斜、很多重大项目向南昌布局、很多配套要素向南昌汇聚。

三是从南昌定位来看,崛起之势凸显。南昌市在深入分析困难问题、深刻研判形势任务、深度谋划原则路径的基础上,通过全市上下的思想大解放、大讨论、大碰撞、大集中,南昌市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思路是: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繁荣新城、复兴老城,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加速追赶、全面进位,夯实党建、提升作风,到2020年,财政总收入超越千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番,省会的担当更加凸显,省会的作用更加明显,省会的影响更加彰显,努力打造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南昌样板”。经过近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南昌市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完全符合南昌实际,能够持续推动南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产业发展优势独特。南昌市始终把加快产业发展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一核两重”的产业发展总战略,即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农业,配套制定了四个“四年行动计划”,尤其是坚持把工业作为头等大事,推动各方力量向工业聚合,各种要素向工业聚焦,各项服务向工业聚集,尤其是重点打造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四大特色优势传统产业和若干生产性服务业,形成“4+4+X”产业发展体系,确保到2020年实现工业万亿目标,以工业发展促进各行各业协调进步。

一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重点发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制造等四个产业。对于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是围绕小蓝经开区、南昌经开区和长堎工业园区三个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强研发、扩大产能、开拓市场,着力壮大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对于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是积极推进LED产业、光电显示和移动通讯终端产业、光电子器件等三大产业领域向纵深发展;对于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是力争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实现突破;对于航空制造产业,主要是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着力打造航空制造、民航运输、通用航空、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是以传统性优势产业为支撑。重点是改造和提升食品、金属材料、纺织服装、机电制造等四个特色传统优势产业。对于食品产业,主要是加快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方便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提升食品产业产品附加值;对于金属材料产业,主要是优化调整铝型材产品结构,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做大民用型材,发展工业型材;对于纺织服装产业,主要是实现由“加工型”向“加工型+品牌经营型”转变,向品牌化、内销化转型;对于机电制造产业,主要是主攻智能机电产业领域,推动机电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是以生产性服务产业为助力。主要是工业设计、科技咨询、检验检测、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众创开发、智慧物流等,为实现工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方式转变、效益提升,推动产业发展层级向中高端跨越提供坚强保障。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等新服务、新业态;重点发展生态观光养老、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现代种养业等项目和企业。目前,南昌市正在围绕这些产业进行补链、延链、强链工作,每个环节、每个领域都充满了无限商机。可以说,投资南昌的黄金期已经到来。台资企业普遍具备开阔的眼界、充裕的资本、良好的团队,尤其是在电子信息、半导体、服务业等领域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与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十分契合。我相信,台资企业一定可以在南昌这个充满商机的城市觅得机会,实现大作为,赢得大发展。

营商环境风景独好。南昌市始终把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常规工作来抓,全力改善投资创业的“软件”和“硬件”环境,为客商来昌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创造最优良的条件,努力使南昌成为投资高地、创业福地、成本洼地、发财宝地。

一方面,“硬件”更强。重点围绕企业生产、生活、生根提供良好环境:①生产方面,南昌已经形成了高新区、经开区、小蓝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园区共同发展、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各类生产服务配套功能日臻完善。同时,南昌作为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随着对内对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加快建设,承载力和吸附力将极大提升,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枢纽性区位优势将更加巩固,必将成为客商投资兴业的优选之地、首选之处。②生活方面,在2015年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基础上,去年底南昌市又深入开展了“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整治交通堵点、卫生盲点、秩序乱点,打出了城市建管的一系列组合拳,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干净整齐、畅通有序、文明友善、和谐宜居”的目标。届时,南昌的城市颜值将不断刷新,客商在南昌工作生活的便利度和舒适度也得到极大提升。③生根方面,为让广大台商台胞在南昌有更多的归属感、认同感,南昌市不仅在在机场设立窗口为台胞补办一次性台胞证,还确定了3所本地医疗水平最好的特色医院为台商就医定点医院,设立了全省首家市级涉台法律服务中心,确保台商台胞能够在南昌找到家的感觉、体会到家人的关心。

另一方面,“软件”更优。主要体现在“三个服务”上:①创新服务机制。针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南昌市实行了“六个一”推进机制,即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研究团队、一支招商队伍、一套优惠政策、一张推进时间表,形成了一整套企业在落地、开工、建设、经营等全过程的帮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好企业在用工难、用钱难、用能难等瓶颈问题制约。②提高服务效率。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以南昌县为试点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特别是在台资项目落户和推进过程中,除了享受省市县三级既有的优惠政策,南昌市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优惠,对每一个重点项目配备专门工作组进行全程保姆式跟踪服务,并建立了台商投诉的定期对接、台账管理、分类处理、动态通报机制,切实保护台商权益。③改进服务作风,南昌市通过鲜明的用人导向、创新的考核机制、完善的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肩负起“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大家不讲困难讲实干、不讲条件讲发展、不讲得失讲奉献。在这里,我也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只要你们来南昌投资兴业,南昌市将尽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求最好效果,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生活、生根方面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使来昌人员能够安心生产、开心生活、舒心发展。

10月12日,省委常委陈兴超在台协会长恳谈会上说,截至目前,江西累计引进台资项目3349个,实际进资122.6亿美元,江西已经成为大陆中部地区台资企业重要聚集地,台资也成为我省第二大外资来源地。与此同时,全国台企联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目前江西共有8个设区市成立了台商投资协会,为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直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陈兴超介绍了江西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一是势头好。今年上半年江西全省生产总值增长9%,增速位居全国第5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江西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动能,重点以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五大领域为主攻方向,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江西省全面创优发展的硬体和软体,着力构建发展新优势,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坚持为企业提供“管家式”“保姆式”的服务,致力于为台商在赣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连续多年开展为台商台企精准服务活动,认真倾听台商的意见建议,切实为台企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二是红利多。“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地区崛起、生态文明试验区和赣江新区建设、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等战略在江西叠加汇集,提供了十足的“国家动力”。江西省出台了100条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降成本减负担;发起设立了1000亿元规模的省级发展升级引导基金,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实体经济。江西是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角的共同腹地,沪昆高铁、合福高铁在这里交汇,昌吉赣深客专建设全面推进,将形成南昌至上海、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3至4小时以内的高铁经济圈;开通了赣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12条铁海联运线路、3条“五定班列”。特殊的区位和政策优势,使江西成为重要的人流、物流集散中心,宜居宜业宜游,发展前景看好。三是基础实。台商投资江西持续增多、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投资规模趋于增大、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贸合作基础更加厚实。鸿海、远东、东元、宝成等23家台湾百大集团,在江西投资设立了53家企业,近两年台商实际进资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0个,江西成为大陆中部地区台资企业主要聚集地。据介绍,台商投资江西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扩展到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高新产业,投资领域涉及五金、纺织、电子元件、食品饮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诸多领域。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