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   本网专稿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0-20 16:04:04
分享

作为发展中省份,加快发展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面临的首要任务,面对日益增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江西坚持绿色转型和发展,加强绿色发展制度探索,这不仅对江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乃至对中部地区崛起都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江西省鄱阳县在探索“党建+旅游扶贫”绿色转型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

10月13日下午,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政府按照鄱阳县委、县政府打造绿色美丽富裕新鄱阳的目标,举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

记者了解到,双港镇区域优势明显,劳动力充足,旅游资源丰富。长山群岛、西山岛四周环湖、山水相连、景色宜人;境内有20多万亩季节性草洲滩地,鄱阳湖枯水期,峰岭起伏、林木扶疏的长山岛和淼茫无边的草洲上栖息着珍禽候鸟,堪称天下一绝。与丰富的资源优势相对的是双港镇有一万多人口的贫困户,脱贫压力巨大,利用旅游资源,以党建为核心,发展旅游扶贫,形成“政府扶持、党员引领、贫困户跟进”的良好机制,对双港脱贫奔小康意义重大。

鄱阳县双港镇人民政府镇长王保良与江西润赣旅游智业机构负责人高发钱签订旅游帮扶友好合作备忘录。在培训班上,江西财经大学江西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曹国新为100多名参训的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农家乐负责人、旅游从业人士、贫困户代表进行授课。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鄱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磊接受记者采访

当日,鄱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磊在“党建+旅游扶贫”暨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上说,近年来,双港镇立足镇情,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了以湖区稳定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扶贫开发模式,走出了“党建+旅游扶贫”特色发展之路。在这里举办培训班,目的就是通过党建引领,推进旅游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培养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为鄱阳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保证。

李磊告诉记者,“鄱阳县人口多,鄱阳湖湖区是发展的优势,也是发展的劣势。湖区居民以前都靠打鱼为生,现在要进行环境保护,实行了禁渔期,而且捕鱼区会越来越少。渔业资源我们要保护,通过传统产业发展肯定是有短板的。所以要将传统产业转化为旅游产业。鄱阳县以鄱阳湖而得名,相对知名度还是比较大的。鄱阳县靠近南昌周边地区,休闲旅游有发展的基础,到了冬天,鄱阳湖水位下降,鄱阳湖以及周边形成大草原,春秋季节,花海一片,也是很漂亮的。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发展的转型工作。”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鄱阳湖长山岛

李磊说,“旅游行业也是转型的途径。现在实行了休渔期,而且渔业资源也在逐渐减少。所以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渔家乐、农家乐、休闲游等,这对乡村来说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还因地制宜,发展木耳、香菇等林产品的种植。在转型中,我们还在湖面、山坡发展光伏发电,渔民参与入股,做转型发展。双港镇还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当地渔民致富,光伏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而且,鄱阳县的对外务工也是转型的一部分,鄱阳县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省外务工。”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记者在鄱阳湖内湖中的长山岛鄱阳山采访考察

李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扶贫必先扶智,只有思路正确才能成功打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门。鄱阳县作为江西人口大县,脱贫攻坚任务非常重,我们面临的压力和责任更大。因此,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探索如何坚持党建引路,利用湖区优势促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要以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为根本,充分发挥湖区乡村旅游扶贫富民的独特优势,使湖区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贫困人口减贫脱贫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培训,大家要认真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强化服务,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旅游产业扶贫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李磊说,鄱阳县要紧紧抓住实施“党建+旅游扶贫”的重要抓手。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抓好党建促推扶贫工作意义重大。县委印发的《关于抓好“党建+精准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县旅游景区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必须抓紧落实,切实做到党建与旅游扶贫齐头并进。

1.强化班子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紧紧抓住配齐配强贫困村班子这个关键,选好“领头人”。支部书记人选要具有党性觉悟高、领导能力强、发展思路新、群众威信好,以及熟悉旅游扶贫等条件,可以考虑从外出务工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先期致富的农牧渔民党员中挑选合适人选。要以转变工作作风为抓手,强化村党组织班子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挥全村党员示范带动作用。

2.壮大集体经济,统筹利用现有资源。改变单纯依靠上级政策扶持、资金倾斜的观念,整合闲置资源,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产业。组织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把贫困户纳入合作社,为旅游开发广开思路、广纳资源。提高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鼓励利用绿色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组织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度假村、生态观光农业等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解决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3.坚持因地制宜,拓宽乡村旅游新路子。乡村旅游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全我优,人优我精”。适宜景区带动型的,就研究如何做好景区的配套服务;适宜能人带动型的,就充分挖掘能人效应,打造旅游产品吸引游客;适宜开发旅游商品型的,就研究如何培育新、奇、特色的旅游商品;适合“公司+农户”型的,就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打造好旅游产品的同时,也要学会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村、展示自己的旅游产品。不吆喝,产品再好也会无人问津。

李磊表示,参加培训班的各位学员,有镇村干部,有第一书记,有农家乐负责人,都是乡村旅游的操盘手、运营者,在乡村旅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系到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李磊向学员们提出了几点希望:

1.要争做经济发展型人才。当前的市场经济是“能人”经济。作为乡村旅游的领路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致富,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说话就没有分量。因此,要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增强经济发展的能力。应该说,绝大多数乡村干部想发展,但苦于没有发展门路。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也是效益,好的思路就是好的突破。要通过深入调研,开拓创新,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提出符合村情的发展思路;要多请专家能人出思路。通过学习先进,开阔视野,找准发展的新路子。

2.要争做经营管理型人才。随着城镇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也不断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人才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经营管理型人才严重缺乏。要通过学习深造、实践培养、人才引进等方式,着力培养懂法律、晓市场、善经营、长管理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型人才。在乡村旅游中做到“两手抓”,即:一手抓资源和产品。换句话说就是抓环境,抓特色,抓创意,抓素质;另一手是抓市场和秩序。换句话说就是抓营销,抓管理,抓经营,抓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得到持续发展。

3.要争做旅游服务型人才。以“争当旅游服务先锋”为主要内容,着力培养旅游服务型人才。农家乐、渔家乐等经营店业主是党员的,要挂上“共产党员户牌”,亮出党员身份,打造游客放心、群众满意的党员经营户。要依托鄱阳湖周边村庄建立志愿服务活动工作站,由县志愿者协会牵头,完善服务功能,开展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活动。

4.要争当文化传承型人才。鄱阳是鄱阳湖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孕育了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鄱湖渔耕文化、商贾文化、移民文化、戏曲文化,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戏剧)之乡”。这些悠久的文化需要持续传承,是吸引乡村旅游游客的一大亮点。乡村旅游的发展迫切要求培养一大批民俗文化的传承人,将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使得乡村旅游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状态。

据了解,双港镇将依托双港镇丰富的湖区旅游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与旅游扶贫开发工作双提升。为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双港镇将成立镇旅游办,组建一支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旅游队伍,并且对旅游策划、规划、政策、电商等业务进行培训;积极开展“进村入户助力乡亲,共建和谐秀美家园”系列培训活动。

双港镇计划大力发展湖区乡村旅游,将湖区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开发从内湖走向外湖为契机,整合西山岛、长山岛、鄱湖半岛、珠湖大坝附近湖区草洲、农家乐、度假区旅游资源,做好旅游扶贫开发。充分发挥双港镇临近县城的集散功能和交通区位优势,做好旅游配套服务,积极做好传统渔业、农业向现代休闲观光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重点扶持3家养殖与旅游休闲光观为一体的农业合作社,及一家特色渔俗旅游休闲光观点。二是利用双港镇海参饼等美食,重点扶持1-2家生产个体户进行特色产业开发,并及时旅游开发结合,将双港镇特色美食进行再包装,推向更高平台,带动8-10户共计30-40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三是旅游项目精准招商,利用双港镇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较多的有利优势,积极吸引资金,发展3家小而精的湖区旅游项目。

江西省鄱阳县石门镇

石门街镇是江西边贸重镇,是江西省重点建制镇之一,位于鄱阳县北部,地处赣皖两省交界处。东汉建安15年(即公元211年)鄱阳郡北境分立广昌县(县治就是今石门街),作为县治所在地,前后历时410余年。近代这里是区域政治经济中心,通京大道,军事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商贾竞趋之区。素有“一桥相连赣皖门”之称的石门街镇,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为了有序稳妥做好石门镇旅游扶贫工作,挖掘石门镇旅游产业资源,石门镇于10月14日晚召集润赣旅游智业公司领导、镇党政全体班子成员、退休干部代表、石门诗词协会代表、各村(场、居)支部书记以及部分机关干部站所负责人等在党委会议室召开了“打造秀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专题座谈会。(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石门街镇党委书记程南风

石门街镇党委书记程南风说,近年来,石门街镇党委、政府围绕“打造赣皖边贸重镇,重现千年古镇辉煌”的战略决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一系列有关旅游发展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措施,加大投入,旅游事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了长足发展。

程南凤表示,“但总体来讲,石门街镇的旅游事业与上级要求及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消除贫困,促进群众增收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突破我镇在旅游发展方面的瓶颈,如何发展旅游业促进人民增收,如何通过旅游发展给石门街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正是今天晚上我们座谈会的目的所在。”

据了解,以前石门街镇曾经很辉煌,这里是赣皖边界贸易重镇,这里的人们主要从事木材贸易,收入相当可观,这里的居民比较富裕,几乎家家都盖起了别墅。这里的贫困户主要是因病致贫和孤寡老人,脱贫任务不是很重。主要任务是发展转型。由于江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政府关闭了这里的木材贸易市场,因此这里面临着产业发展的转型问题。这里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因此依托当地山水文化优势,开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是必由之路。当地居民通过旅游致富的愿望也非常迫切。

石门街镇敬老院支部书记黄淼明说,“黄龙禅寺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规模宏伟、声名远播,山脚下又是名人古里黄家潭村,工部尚书黄梦柏、兵部尚书黄梦松都出自这里。西河浇村而过,我们这里既有水又有山,特别是有远近闻名的黄龙禅寺,我认为适合开展旅游产业。”

石门街镇党委副书记吴盈春说,“石门街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有一支队伍来挖掘和编纂石门街人文历史。其次,整合资金修复打造有价值能吸引游客的景点。三是要推出主题,找到重点,规划好旅游路线,如以西河为主的线路重点是寺庙、古桥山水观光、以集镇为主的主要是怀旧和农耕、以洪林山为主的是田园风光和秀美乡村。四是打造一个特色小市场和有石门街特色的美食街。”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洪武皇帝日战鄱湖、夜宿檀溪的檀溪渡古桥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檀溪渡古桥头的麻石古道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涧口村古桥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黄龙禅寺主持在介绍禅寺的历史

10月15日上午在鄱阳县石门镇政府五楼,开办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石门街镇欧阳镇长与润赣旅游智业总经理高发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江西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南昌师范学院党政办主任(原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江西旅游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殷剑教授为石门镇镇村全体干部、各站所负责人及餐饮宾馆农家乐等法人进行讲课。

江西省鄱阳县油墩街镇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油墩街镇常务副镇长朱建坤接受记者采访

油墩街镇位于江西省直管县鄱阳县西北部,紧靠鄱阳湖,国土面积156平方公里,辖2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近10万。油墩街镇交通区位优越,景湖公路穿镇而过,杭瑞高速在该镇设有出口,正在建设的九景衢路在该镇也设有一调度站。该镇距九江80公里,距景德镇飞机场和火车站50公里,距正在建设的鄱阳湖铁路客运站18公里,货运站10公里。城镇建设欣欣向荣,2010年7月,鄱阳县油墩街镇被评为省级示范镇。

油墩街镇常务副镇长朱建坤告诉记者,“近年来油墩街镇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生态风光型的生态宜居型秀美乡村。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夯实秀美乡村的基础。在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环境卫生脏乱差,所以我们加大了这方面的整治力度。而是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三是注重脱贫产业建设,因为新农村建设最终还是要让农民致富。墩上村是我镇秀美乡村的示范点,我们聘请专业队伍,对村进行规划,打造水塘和游步道,村民还自筹资金300万元建设全村一流的文化中心。”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记者在油墩街镇李景山村考察秀美乡村建设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油墩街镇村民别墅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油墩街镇当地居民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古建筑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油墩街镇当地居民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古建筑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 开拓“党建+旅游扶贫”之路

油墩街镇当地居民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古木雕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