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理念:江西省围绕“三变、三创、六结合”加快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2-12 13:52:15
分享

12月12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创新发展理念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党组成员李庆红,省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杨贵平,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郭学勤,省农业厅厅长胡汉平,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水平介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

创新发展理念:江西省围绕“三变、三创、六结合”加快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

创新发展理念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王健)

创新发展理念:江西省围绕“三变、三创、六结合”加快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

省农业厅厅长胡汉平。(摄影:王健)

胡汉平说,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九大报告用专门章节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首次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省农业厅坚决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厅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全厅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一是组织深入学习。召开了厅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和全厅领导干部会议;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活动,厅领导赴各部门(单位)给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组织了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撰写学习十九大精神感言感悟。二是切实强化宣传。设置了形式各样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内容展板;通过江西农业信息网、江西农业微党课、微讲堂等平台发布十九大专题系列报道、《党的十九大精神应知应会》;结合“百名处长挂百县”活动,组织百名处长深入到全省各地,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省农业厅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农业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稳粮、优供、增效”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一条主线,构建三大体系,重点抓好六大任务,实施九大工程,基本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使我省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中迈出坚实步伐,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绿色崛起。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调绿农业生产方式、调新农业产业体系、调强农业科技支撑、调顺农业生产关系,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增强农业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构建三大体系:就是要加快构建江西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建立以“大农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深度互动、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二是建立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的生产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打造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实现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化。三是建立“新型主体”为核心的经营体系,着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实现农业经营体系的现代化。

重点抓好六大任务:一是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大力实施“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统筹整合资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28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420亿斤以上。二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大力发展优质稻、功能稻、有机稻,加快发展果业、设施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和特色渔业。三是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和绿色农业示范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四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百县百园”工程,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五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三十双百”创新工程(即实施10个左右农业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建设10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1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引进、培养100名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培育100家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2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和“123+N”智慧农业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六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落实中央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和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

实施九大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按照省市县共推共担的原则,构建九大产业稳定投入机制,专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一是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大米、高档有机大米、富硒功能大米等三大优势品种,重点打造鄱阳湖优质大米产业园、吉泰优质大米产业园、丰城富硒功能大米产业园、赣西高档有机大米产业园。二是实施蔬菜产业发展工程。加快推进蔬菜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发展,实现我省蔬菜产业安全有效供给。三是实施果业发展工程。做大做强脐橙、蜜桔、甜柚等柑橘主优势产区,加快发展早熟梨、猕猴桃、葡萄等特色水果产区,着力培育蓝莓、火龙果等新型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形成“一主多特”的果业发展格局。四是实施茶产业发展工程。推进标准生态茶园建设、茶叶良种繁育、茶叶加工能力提升、茶叶品牌等建设,构建生产高效、品牌突出、市场畅销的江西现代茶产业新格局。五是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三子一壳”中药材、特色中药材、药食同源中药材,构建特色明显、质量可靠的中药材种植产业群。六是实施草地畜牧业发展工程。完善肉牛肉羊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草资源开发,培育一批年出栏超过5万头的养殖大县、年出栏超过500头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七是实施水产业发展工程。加快发展特色渔业和外向型渔业,积极推广一批稻鱼、稻虾、稻鳖、稻蟹、稻鸭等稻渔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八是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培育一批惠及广大农民的农家乐星级企业,壮大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品牌企业。九是实施油茶产业发展工程。加快低产林改造和病残果园树种调整,重点推进高产油茶林新造、低产林改造、品牌建设,逐步建立以资源培育为基础、科技创新为先导、企业带动为突破的高产油茶产业发展机制。

胡汉平说,今年,省委、省政府创新性提出在省级层面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四年时间新建1158万亩高标准农田,这在全国还是首次,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心。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农业厅主要围绕“三变、三创、六结合”思路,加快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三变”。一是变县级整合为省级整合。由省财政将中央和省级用于农田建设方面的资金进行统筹,建立“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新机制,年度整合财政资金约40亿元。二是变低标准为中高标准。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由以前的亩均1200元左右提高到亩均3000元,同时允许各县参照省里标准,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当地投资标准。三是变部门验收为统一验收。对县级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使用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由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绩效考评,省直各相关部门不再单独组织验收考核。

——“三创”。一是创新融资方式。就是以统筹整合的中央和省级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作为“资本金”,向省农发行长期代息融资贷款,四年共计统筹建设资金360亿元。二是创新建设布局。要求各县根据高标准农田省级总体规划,重点布局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扶贫攻坚贫困地区和已经规模流转的田块。采取“集中力量、重点投入、新建为主、综合开发”的方式,连片实施、区域推进。三是创新考核办法。制定出台《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考评办法》,实行“县级自验自评、市级全面验收考评、省级绩效考评”分级验收考核办法,建立“奖优罚劣”激励机制,对考评排名前15位的县予以资金奖励。

——“六结合”。一是与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在确保全省粮食产能的基础上,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产业结构调整腾挪出更多空间,统筹推进优质稻米、蔬菜瓜果、中药材、稻田综合种养等高效种养模式。二是与培育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相结合。积极培育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行规模化经营,机械化、集约化利用;采取贷款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种粮大户等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与推进精准扶贫相结合。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产业扶贫规划有效衔接,优先安排贫困地区,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着力增强贫困人员自我发展能力。四是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将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加的耕地纳入占补平衡指标,指标转让的收益部分划归村集体。新增的高标准农田可部分入股或出租,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五是与建设“三区两园”相结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改善“三区两园”生产基础条件。六是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要求各地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建设一批融“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为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休闲观光示范村和田园综合体,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进展顺利,96个项目县全部如期开工,截至12月7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投资完成率13.91%,进度较快的县(完成30%以上工程量的)有12个,其中高安市55%、奉新县50%、万载县45%、樟树市43%、安福县40.2%、广昌县38.2%、新干县37%、永丰县36%、南城县35%、共青城市30%、定南县30%、峡江县30%。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各地在注重规划引领、科学实施的基础上,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等工作紧密结合。项目区已经落实土地流转面积140.7万亩,占比48.5%;落实产业结构调整面积93.6万亩,占比32.3%;在全省879个贫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89.3万亩,惠及贫困户67952户;引进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9569个;带动2555个行政村,预计可新增集体经济收入2.14亿元。

胡汉平表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一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攸关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下一步,省农业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凝聚全省上下合力,推动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取得实效。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