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青山变金山——铜鼓县生态文明新实践

作者:陈晓云 邹海斌 来源:江西日报
2018-01-03 08:22:00
分享

这个农庄有点“愁”:一个1500人的长沙旅游团要来游玩,敢不敢接单?

这个村庄有点忙:秀美乡村建设热火朝天,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即将闪亮登场。

这是铜鼓县深耕“绿色版图”,建设生态文明“铜鼓样板”带来的新气象。这里有一种敢叫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新勇气、新作为。

从十里画廊到百里生态文明示范带

铜鼓的生态有口皆碑,森林覆盖率达87.44%,是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省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如何将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14万铜鼓百姓的新期待。

为巩固提升生态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铜鼓县2015年在县党代会上提出了“四升级”,即旅游服务业、生态工业、现代有机农业和城市建设升级,探索一条生态强县、绿色崛起之路。

铜鼓曾经打造十里画廊,却美中不足,远看一幅画,近看脏乱差。前年,该县提出建设百里旅游风光带,去年又提出了建设百里生态文明示范带。

从十里画廊到百里生态文明示范带,铜鼓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更深更长远。县委书记罗光荣说,生态文明要求高,但有做头;我们打造好百里生态文明示范带,就是由点串线、辐射全县,推进整县生态文明。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县里专门召开务虚会,研究制定了百里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方案,既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落地、行动落实。

铜鼓完善生态保护和监管机制,制定了生态资源考核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封山育林举措,制定完善了企业排放标准,坚决关停破坏生态的污染企业。

绿色优势如何转化为经济优势?铜鼓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全县生态公益林打包成生态产品,建立“碳汇”抵押贷款融资平台,用好国际国内的资金,突破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瓶颈。目前,铜鼓已率先成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

生态文明,产业是支撑。该县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文”做文章,融合发展重点景区+乡村旅游+旅游新业态,用3至5年打造旅游支柱产业,推进全域旅游、全域有机农业和生态工业强筋壮骨。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铜鼓是毛竹之乡,青青翠竹,流金淌银,焕发出生态文明的新魅力。

奔步科技公司由一家竹地板生产企业转型而来,冬日的车间里一派忙碌景象。该公司研制的竹制国学听读机,每个月有6万台的销量,竹键盘、竹鼠标、竹音箱、竹茶杯等竹文化产品销往“一带一路”沿线10余个国家。

一根16块钱的毛竹,因为插上了文化的翅膀,身价飚升到1000多元。这背后是铜鼓生态资源绽放的科技之花、结出的文明之果,是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动实践。

奔步科技公司董事长冯绪泉告诉记者,奔步科技正在“退城入园”,整体迁入园区,春节后将在园区生产。铜鼓县是宜春市唯一没有获批工业园的县,县域的企业长期分散在城区、集镇,未能形成产业优势。

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是靠企业。为突破工业园区瓶颈,铜鼓县上下齐心补工业短板,争创省级产业园,发展生态工业,建设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近日,铜鼓产业园获省里批复设立。

前不久,铜鼓县启动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由政府出台好政策,在铜鼓产业园建设标准厂房,让竹木加工、食品、医药等企业统一低成本入园,轻装上阵,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不然就是镜花水月。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是要解决脱贫可持续的问题,否则就是“数字脱贫”。该县筹资3亿元投入秀美乡村建设,3亿元发展乡村旅游,15亿元“棚改”,用国企、央企资金建设大塅、温泉、排埠、棋坪等特色小镇;借宜春交投平台,完善农村路网设施。

铜鼓位于修河源头,目前境内75%的水域为Ⅰ类水。该县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一河清水,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处理,建设水生态文明,力争达到全域Ⅰ类水。

在高桥乡,水生态文明融入每一个人的意识,曾经鱼虾锐减的金沙河再现了水清鱼跃的“乡愁”,被环保部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因为水生态好,省畜牧水产局在高桥水域连续三年开展大鲵增殖放流,为大鲵野外生存研究提供了生态样板。

大塅水库建设国家重点水利风景区,开发天柱峰、一线天等景点,吸引八方游客。汤里温泉,于大山深处建设如世外桃源般的养生度假区,把温泉养生做出人文情怀。

卖木头不如卖风景

排埠镇永丰村是湘赣边界的一个小山村,多年靠山吃山卖木头。这几年,永丰村用新理念闯出致富路,依靠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夏天有漂流,冬天可滑雪,家家办旅游,户户农家乐,尝到了“卖风景”的甜头。

铜鼓生态文明的新实践,致力于把县城打造成旅游度假区,把农村建设成秀美乡村,通过重点景区带动乡村旅游、民宿、大健康产业等新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县。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了三都镇东山村,沿着村道进入一处隘口,眼前豁然开朗。东山村党支部书记曾庆国告诉记者,东山村的秀美乡村建设当景点来打造,用生态文明理念发展乡村旅游。

东山村投入千余万元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改造农房提升“颜值”,拓宽改造沥青路,道路两旁绿化美化,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种茶叶、黄金梨、火龙果、无花果,打造“四季花海”。“明年三四月就能出效果,欢迎记者同志再来采访。”曾庆国盛情邀约。

在东山村,有一个名为“我们农庄”的户外驿站,吸引了很多外地驴友前来登山、穿越、溯溪、露营,有丽江的味道。庄主钟仁海说,农庄依托当地“七重门”丹霞美景、好生态和客家文化,卖的是风景和人文。

上个双休日,有满满4辆大巴的游客来到这里,元旦又来了4辆大巴200多名游客,1月13日还有一个1500人的长沙旅游团想来这里游玩。

这让钟仁海又喜又愁,只有全村人都动起来,才能接待好这个超大旅游团。他还想在东山村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旅游合作社,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统筹安排,公司化经营。

打好生态牌,不盲目开发破坏资源,该留的留,该去的去,把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保护好,就是很好的发展。铜鼓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与众不同。

在大塅镇浒村,生态文明建设另有一番风味。这里有“五古四花三场两馆一基地”,让游客流连忘返,前不久吸引了40多名大学生前来写生。

古祠堂、古驿道、古樟树、古街、古塔,浒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让古韵焕发新生机,还办起了江西省当代漫画精品展示馆、农耕文化博物馆,越来越有田园诗画感。

在浒村盆地里,村民们正在铺路,拖拉机在整地,准备种上二月兰、四月荷,乡野间还将装点稻草人、七彩风车,举办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做足乡村旅游大文章。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建设纵深推进,铜鼓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崛起势能已经形成,正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铜鼓样板”,让生态更优美、乡风更文明、百姓更幸福。(龚远洪 记者 陈晓云 邹海斌)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