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践行廉政建设

作者:叶中华 来源:中国城市报
2018-01-03 16:23:49
分享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话语掷地有声。党的十九大对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新部署,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顽强意志和科学精神。刘汪楠,既是共产党员、纪委干部,又是一位作家,他开创了将心理分析运用于反腐研究的先河,十余年来坚持以工匠精神从事廉政理论研究。

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电力设计院,与纪委书记刘汪楠进行了深入访谈。

腐败之源起于心

记者: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反腐败斗争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您对这句话有什么切身体会?

刘汪楠:当前,一方面国家需要廉洁的环境,人民期望反腐的持续。我党的反腐决心坚如磐石,并永远在路上,反腐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个别公职人员仍徘徊在贪腐的门口,极少数人仍在寻机腐败。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若要自觉不想腐,必须从心修炼。之所以要从心开始,是因为腐败是一种从潜意识开始,由错误的意念、错误的逻辑思维产生的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有悖廉政规定的腐败行为——或被动腐败,或主动腐败。所以,我们说腐败根源来自于“心”,来自于“贪欲”,这是千真万确的。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您提到腐败之源起于心,在您看来腐败是不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刘汪楠:腐败者存在心理障碍,腐败具有成瘾性。各种腐败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某种活动所控制,这类人通常对物质、金钱和美色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当一个人位高权重,工作和生活都很惬意时,如果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为什么明知贪污会坐牢还要冒险?或许有些人会说,是有“侥幸”心理,但正常人总会果断地制止自己“侥幸”的行为。正是有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一些人才会不自觉地失去抵制腐败的免疫力,失去常人的判断力和自制力。

古人云:“修德以养廉,存畏以防贪。”从心开始修炼,是最有效的防腐办法。因为自我在心中营造“不想腐”的环境时,才会珍惜过去取得的成就,才会珍惜自己的地位和工作岗位,才会珍惜完整幸福的家,才会赢得来之不易的名声和口碑。

记者:时至今日,反腐倡廉的共识在全社会已经形成。无论是中央高层还是普通百姓,对腐败行为的危害都已有了清醒的认识,对惩治腐败的必要性也达成高度共识,您如何看待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对待廉政建设走极端的做法?

刘汪楠:少数内心不廉洁的基层干部抵制廉洁政策的实施,他们的表现是:“你不让我乱发钱,不让我捞个人私利,那么我连部下的正常福利也不发,让一般职工(工作人员)直接受反腐败工作的影响,收入直接下降。”我们知道,正常福利是对干部职工工作的鼓励和认可,跟腐败浪费毫不沾边。那种“讲廉洁就得同圣人一样,不食五谷、不食人间烟火”的“吃斋理论”是让民众无法接受的。

反腐败,是让政府机器运行更高效,让党员干部队伍更纯洁,以保障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从而使民众生活无忧,殷实富足。所以,我们不能苛刻地要求党员、干部和公职工作人员放弃合法的个人利益。哪怕是当官的,追求应得的物质待遇也无可厚非,只要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即可。

廉政管理要践行

记者:许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反腐倡廉”,探索研究扼制腐败的措施。在您看来,廉政这项管理工作应如何践行?

刘汪楠:仅仅靠自律来维系廉政管理是不够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党的干部”里明确写道:“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将廉政管理的各项反腐败政策依照法定的立法程序转变为有关的法律法规,不仅是为了确保对腐败行为的定性准确与处理结果的公正,也能使反腐的相关制度安排与实际运行获得全体公民的理智认同,进而激发起全体公民对反腐的信任、信心和尊重,并愿意为之献身。

廉政管理制度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贯穿于其他一系列行政制度之中:一是各级公职人员的考核制度,二是干部任免制度,三是强化监督制度,四是奖惩制度。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与基础上,反腐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有普遍社会感召力的神圣性,反腐制度和反腐行动的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才能真正得以保证。

记者: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您认为,该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刘汪楠:廉洁,从心开始,知耻而后勇,也需要“不能腐”的有效工具。我编写了《国有企业廉政风险识别评价及管控程序的研究》一书,通过廉政风险的识别程序、廉政风险的评价和管控程序,对企业内部的各种常规性制度加以流程的控制和管理,找出廉政风险所在,发出廉政风险预警信号,并督促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消除廉政风险,从而达到预防腐败发生的终极目标。

记者:与政府机构有着根本不同的是,国有企业是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廉政监督机构的设置与人员配备,几乎是“一把手”一言堂。您认为应该如何防患国有企业的廉政风险?

刘汪楠:在管好国有企业掌门人方面,我认为应该采用傍系鉴证考核法。眼下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一位科员对工作有好的想法和好的主意,只能向科长讲,绝对不可以越级汇报,如果这位科长不感兴趣,好想法只能被扼杀在萌芽中。若某领导道德方面有问题,也只能仰天长叹。

傍系鉴证考核法,即从现职国有企业主管用人情况和所提出的工作决策两方面证明其工作能力和品质倾向,从而判断其是否德才兼备。根据企业领导的看法、重要及最得力的中层干部的看法、重要部门及最得力的中层干部的直属科员和部分普通职工的看法,综合推理出该企业管理者德才情况。

廉政环境靠齐心

记者:古今中外,一提反腐败就想到严格监督,似乎严格监督就能消除腐败。您如何看待即使严格监督,心不廉者仍然会寻机腐败?

刘汪楠:管理制度好比道路上的双黄线,人自觉了,肯定不会压;不自觉时,肯定会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在某些单位和个别人心中还有些市场,这也说明反腐监督还有一定的艰难性,还存在一定阻力。

生活中,常听到这种劝告声音:“最近反腐检查正在风头上,做事小心点,不要顶风作案。”言下之意,不在风头上、不顶风就可以作案了,这就是被动接受监督的结果。如果被监督者有了主动性,其结果会大不一样,不但能主动接受监督,还能自我约束。即使以前犯过错误,能自觉改过自新也是难能可贵的。从心开始,将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在严格监督控制的情况下,让社会成员达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境界,反腐倡廉就会更加有效。

记者: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来,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形成了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是如何践行廉政文化的呢?

刘汪楠:本着培养职工“廉心”,打造廉洁文化的初衷,我们每年积极策划和组织开展廉心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写廉洁颂清廉活动,开展廉心谈话,设置廉政监督员。作为公职人员,要自觉选读一些政治、法律以及对腐败案例进行剖析的书籍,认识腐败分子从清白走向堕落,最后走向毁灭的规律,给自己心里提个警示,丧失信念就会迷失方向,滥用职权就会埋下祸根,偏废学习就会是非不分。

记者:廉政建设不是独立的、短期的、突击性的群众运动,您认为应该如何进行可持续性的廉政建设?

刘汪楠:当今,一些老百姓对腐败已经麻木不仁、见怪不怪了。每当听到大小贪官落马的消息一点也不感到振奋,他们认为那不过是一些官场斗争中失败的倒霉鬼,是用来蒙混百姓以掩护更多贪官的替罪羊。总有人怀疑一切,错误地认为“官场不腐败是不可能的,人人腐败是必然”,从而失去反腐败的信心。

廉政建设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渗透性的、长期的文化和思想建设。廉政建设要营造一种环境,不要管事情的大小。倡廉的关键是廉洁从业做得怎样,并不在职位的高低。从心开始,培养诚心,诚生忠;培养忠心,忠生爱;培养爱心,爱生廉;有了廉心,就会有廉行、廉身,廉洁从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打造廉政环境仅靠一个人不行,只有每个人都洁身自好,自觉廉政,一个廉洁的盛世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