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矶是全世界保存最完好的内陆河三角洲,是中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域战役的古战场,也是中国唯一位于省会城市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南矶湿地位于江西南昌东北约60公里处,总面积达3.33万公顷,是赣江注入鄱阳湖后流速变缓泥沙淤积形成的天然湖汊草洲,因湿地内有南山与矶山而得名,合称为南矶山。明代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是史上最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场至今保持完整。
南矶湿地
江西南矶打造世界湿地生态旅游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和生态优势:
独特的文化优势
岁月的年轮不仅雕琢了南矶山的质朴与大美,而且沉淀了许多美丽的历史传说。“老俵”文化。公元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因兵力悬殊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明太祖在走投无路之际为湖区百姓援救,湖区百姓皆姓陈,与明太祖的娘舅同姓,明太祖心怀感恩,亲昵地称呼当地百姓为“老俵”,自此,江西皇亲“老俵”声名远扬,成为江西人的代名词。寻根文化。明朝时期人口大迁徙,“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其出发地瓦屑坝就位于南矶东北面。红石文化。矶山是鄱阳湖中间唯一一座红色砂岩山体。丰水期,有“万倾碧波一点红”的意境。在矶山,人们可以看到很多以红石制作的生活设施和生活用器,如红石民居、红石桌、红石灶台、红石鸡棚、红石水缺、咸菜坛等等。渔俗文化。南矶人捕鱼捉虾的工具及方法可谓三业俱从,五花八门,主要有丝网、脚网、扒网、筻、铜钩、铁钩、大布网、风网以及摸鱼和堑湖。在南矶,还有以巨大水位落差为特征的生态文化,以鄱阳湖大战为背景的历史文化,以鱼虾、湖草(藜蒿、茭白等)为食材的餐饮文化等。
丰富的资源优势
南矶山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高等植物约600种、鸟类205种、鱼类136种、底栖动物类62种、虾蟹类20余种,被誉为“国际级重要湿地”。这里位处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区,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继站,每年迁徙此处越冬或过境的水鸟近90种,总数量达到18万余只,占鄱阳湖候鸟总数的58%。其中不乏全球关注的濒危物种,如东方白鹳、黑鹳、灰鹤、蓑羽鹤、丹顶鹤、白枕鹤、鹈鹕、白额雁、白琵鹭、金雕、海雕、中华秋沙鸭等等。这里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鲤、鲫等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和育肥场所,是中华鲟、河豚、鲈鱼、鳗鲡等珍稀洄游型鱼类的重要洄游通道,因而可以说是野生鱼类的天然基因库和最后的避难所,对我国渔业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最具禀赋的生态优势
南矶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四季景色怡人,春夏秋冬各秉异趣。春有绿草如茵、一碧万顷的风情,夏有烟波浩瀚、渔舟唱晚的意境,秋有蒹葭吐穗、芦荻飞雪的韵味,冬有飞鸟遮云、长河落日的壮观。
此外,在南山岛,有阵头咀、马子山、营咀头、鼻孔梁、万人坑、回音洞、月儿垾、穿盔甲、大王庙、康王庙、铺子沟、官泠口等景点和遗址;在矶山,有刘伯温钓鱼台、打钟山、量水山、凤池、中天塔、藏兵洞、凤门、钟山门、九子塘、马公庙等景点和遗址。
南矶山犹如藏在深闺鲜为人知的璞玉,美丽质朴,尚待雕琢。
在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来自南昌市代表团的代表郭翀在建议中表示,为进一步加大南矶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步伐,江西省应成立江西南矶保护开发领导小组。
郭翀说,领导小组要对江西南矶水域古战场进行统一保护和开发,抢救性地建立江西南矶生态保护开发协同机制,确保原生态不被破坏;由省文化厅组织考古和历史专家对南矶古战场进行深度挖掘研究。
郭翀表示,中世纪著名的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之战,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域战役,成就中国古代军事战役“以少胜多”的典范,并留下许多军事古迹,具有极强的军事战役研究价值,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国际级重要湿地”。因此,郭翀建议江西省政府向联合国申报世界自然遗址。
南矶文化内涵丰富、生态形式多样,为加大南矶保护和开发力度。因此,郭翀建议省旅发委将南矶作为5A级景区进行打造,省财政拨付专项经费,共同打造江西南矶生态旅游景区。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