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   本网专稿

六十七载风雨路 洪都整装再出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4-23 17:24:49
分享

岁月更迭,洪都从历史中走来,步履铿锵,初心不忘。筚路蓝缕的创业路,激情拼搏的奋斗路、勇于创新的开拓路……历史与现实的相互交融,深刻的轨迹刻进了历史,映照了现实。

六十七载风雨路 洪都整装再出发

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同年4月23日,国营洪都机械厂(代号320)创建,成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奠基企业之一。67年来,洪都肩负使命,自强不息,厂房、设备、产品等各方面都在时光的积淀中不断发展,坚定不移地向上生长。

自强不息兴家园

洪都经历了两次建厂,1951年5月中旬开工,6月底便修复了3000平方米的宿舍,铺设了6.8公里长的自来水管道,10公里长的高压输电线,人工铺设了3.34公里的铁路专线。很快建成约10万平方米的生产及辅助面积,15.6万平方米生活区,安装各类设备1792台,完成总投资5046万元。

在创造者的汗水中,洪都生产区很快初具规模,从最初的八角亭,到后来的理化测试中心、飞机总装厂等,承载了一批又一批的生产任务,见证了无数个型号的研制历程。

2009年12月23日,南昌航空城奠基仪式启动,占地25平方公里的洪都新家园逐渐拔地而起。2009年开始一期工程设施,投资约70亿元,第一阶段主要建设大飞机零部件研发和制造区;第二阶段实施洪都集团自用机场搬迁和相关配套厂房建设,项目二期工程投资80亿元以上。作为现代化的航空生产基地,新家园不只是地理位置上的迁移,更是新洪都梦想启航的地方。

强筋健骨夯能力

再次建厂不仅仅是厂房的更新换代,更是从企业管理、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制造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研发与制造能力,再造洪都筋骨,为洪都的再腾飞夯实基础。

洪都公司建厂历史深远,原来老旧机床较多,最早的有苏联的,有些老机床都用了五六十年。随着设备能力逐步升级,数控设备逐渐替代了这些老机床,生产设备在逐步更新换代。

近年来,洪都结合航空城大平台的建设,全面提升厂房、设备、生产线的能力。大型数控蒙皮镜像铣床、数控蒙皮滚弯机、数控弯管机、热压罐……拉动着数控、钣金、复材、热表等领域制造能力全方位提升;复合材料数字化制造生产线、C919机身段部件数字化装配生产线、高教机数字化脉动总装生产线、翼面类部件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等,实现了装配工艺仿真技术的应用,自动钻铆、机器人自动制孔、大部件自动对接、数字化自动检测等先进数字化装配技术进入实际应用,占领“中国制造2025”高地。

兴装强军铸利器

67年来,洪都在历史的浪潮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光辉业绩,飞机和导弹先后参加了国庆35、50、60周年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的阅兵仪式。十个“第一”,见证了洪都的创造力,凝聚着一代代洪都人的心血与汗水。

六十七载风雨路 洪都整装再出发

洪都作为教练机研发的“国家队”,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军事飞行训练装备产业的发展,从打造教练机装备到提供“以人为中心”的训练技术研究,立足于打造世界一流的军事飞行训练集成系统供应商。67年来,洪都形成了以初教6为代表的初级教练机、以K8系列为代表的基础教练机、以L15系列为代表的高级教练机的体系化教练机产品谱系。

从研究教练机发展的谱系,到“以人为中心”的训效价值,着力打造军事飞行训练理论方法的研究场和训练装备开发的试验场,专业涵盖飞行训练需求、人效工程、综合训练系统、嵌入式训练系统、分布式网络化训练、训练开发等六个领域。

用顶层研究牵引高价值产品链开发,将训效中心建设成为开放、一流的国家级训练装备及其使用概念研究机构,不仅打牢了洪都教练机产品体系化、系列化、集成化发展的基础,更创造了新概念训练产品的商机。

六十七载风雨路 洪都整装再出发

67年来,洪都累计交付5000多架飞机,并开创外贸的先河。强5、K8、初教6、L15高教机,飞出国门,翱翔海外,以开放之姿展示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新貌。

67载的坚强执着,奋斗以成;67载的奋力拼搏,向上生长。深厚的文化积淀,深邃的精神内涵,为洪都培育了深厚的根基,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洪都人定当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再踏航空强国新征程。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