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提供材料获悉,截至2018年3月,赣州共建立了969个就业扶贫车间,基本实现市内乡镇全覆盖,直接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9600余人,从业者日均收入可达50-100元,人均月收入达到1000-3000元。从赣州就业扶贫车间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的实践来看,就业扶贫车间保证了从业人员的基本收入,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实现了脱贫增收双赢。尤其是就业扶贫车间实现了“农民变工人”、“厅堂变车间”、“麻将手变编织手”、“等靠要变自己创”的四大转变,促进了贫困群众“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如期退出提供了坚实保障。赣州的做法和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值得借鉴。
据了解,所谓的就业扶贫车间主要指的是,在乡(镇)、村闲置土地和房屋创建的以从事服装纺织、电子电器、农产品初加工、手工工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内容,实现贫困户就业增收为目的的就近就业生产加工点,其中县(市、区)城区或工业园内企业就近吸纳规定数量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的,也被归入宽泛概念的就业扶贫车间范畴。
落地生根——就业扶贫车间遍地开花的缘由
1.适应贫困劳动力特点,突出了一个“适”字。作为农民工大量输出地,赣州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或转移进城就业,长年留守农村的多为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的特殊困难群体,在农村贫困户中这部分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据抽样调查显示,赣州市农村贫困劳动力中,老弱病残小和半劳力人口占50%以上,初中文化程度以下人口占60%以上。这部分群体或因缺劳力、缺能力、缺文化,外出务工难,就业、就地增收无门路,主要依靠政府保障扶贫、生活救济;或者因家中劳力外出“挣钱”与需要“顾家”相冲突,家有老人、病人和孩子需要照看,只能留守在家、收不抵支。留守贫困人口状况,是赣州深度贫困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为使精准脱贫不落一人,强化贫困人口特别是深度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除了对特困人口兜底保障之外,适应留守贫困群体特点的就业扶贫车间在各地应运而生,方便了贫困群体在家门口就业,是“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重要标志。
2.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突出了一个“增”字。根据生产操作熟练程度,在扶贫车间就业的贫困群众每天可获收入50-100元,每月可获收入1000-3000元。以大余县新城镇南丰村仿藤家具就业扶贫车间为例,按计件计酬方式,新吸纳的贫困人员经过一周至十天培训,人均收入可达50元/天,经过2-3个月培训可达80元/天,经过半年以上培训成为熟练工后可达100元/天以上。新城镇店孜里村特困户——单亲母亲黄茂娣是第一批仿藤家具厂学习培训的贫困户,经过一个星期的培训,黄茂娣就达到了一天编制藤椅8张左右的速度,确保一天收入在80元左右,如今勤劳肯干的她成为店孜里村精准扶贫就业车间的管理员。新城镇分水坳村石坑子小组农户刘银香,几年前遭遇车祸左腿被截,只能在家休养,一家四口收入全靠丈夫务工务农支撑,进入就业扶贫车间后,原来整天愁眉苦脸的她每天早早来到车间,全身心投入到仿藤椅编织工作中,现在月收入达1800元以上。
3.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突出了一个“内”字。以前不少贫困户由于就业难而精神萎靡,“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整天沉浸在麻将、扑克中不能自拔。依托就业扶贫车间实现就业后,他们完成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挺起了腰杆,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脱贫道路,且部分非贫困户也参与进来,在工作中与贫困户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龙南县车田村赖井娣是患有类风湿和肾病的重病贫困户,平时行动要靠拐杖支撑,只有双手正常,但她仍然坚持每天让丈夫去车间领材料回来在家工作。赖井娣说:“比我有钱的、家庭条件比我好的都来这里上班了,我又有什么理由不来呢。”在这种风气的引导下,车田村游手好闲的人少了,成堆玩扑克麻将的几乎消失,村民的精神面貌和乡村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就业扶贫车间因村因产施策、输血造血并举的做法,积极回应了民生关切,解决了群众需求,使精准扶贫工作更有人情味,贫困户在脱贫致富过程中更有获得感和尊严感。
4.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突出了一个“共”字。赣州依托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建设的乡村就业扶贫车间,既方便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增收,又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降低了用工成本,使得群众高兴、企业满意,产生了互联互促、良性循环的显著成效,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协同推进。一方面,依托就业扶贫车间,为入驻企业提供了相对低廉的厂房和劳动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解决“用工难”问题,增强了企业参与就业扶贫车间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立足贫困村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用好用足产业扶贫政策,赋予村集体股权,让贫困村、贫困户分享开发收益,同时使村集体闲置的土地、民房、仓库得到了充分利用。在龙南县车田村的一个就业扶贫车间里,鞋套月出货量达50万只,扎发橡皮30万只,插花和饰品6000件,车间工人每人月收入700元以上。车间稳定运行下去,每年也可为村级集体增加收入6万元以上,实现村、户“双脱贫”。
5.政策激励持续有效,突出了一个“效”字。为使就业扶贫车间在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上发挥更大作用,赣州制定了《关于规范提升就业扶贫车间建设的指导意见》(赣市人社发[2018]9号),完善和创新就业扶贫车间的扶持政策:①运行费补贴:对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发生的物管费、卫生费、房租费、水电费进行补贴,补贴标准按其每月实际费用的60%给予补贴,最高限额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定。②岗位补贴:对吸纳贫困人口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6个月及以上的给予岗位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定。③建设补助:对稳定运行一年以上,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扶贫车间,按年给予建设补助,补贴标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设定。④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对按规定开展了新招员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的就业扶贫车间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为300-600元/人,其中,培训贫困人口的,按600元/人标准补贴。培训期间,给予贫困人口每人每天30元的生活费补助。⑤产业扶贫信贷通:对有贷款需求的就业扶贫车间,扶贫部门可根据其吸纳贫困户就业户数,按每人(一户多人的按户)5万元贷款额度计算,给予“产业扶贫信贷通”政策扶持。
因地制宜——就业扶贫车间五种模式
1.“政府+就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由政府投资兴建一批就业扶贫福利企业和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就业,并为就业扶贫车间的发展壮大提供政策支持,以此带动全社会参与建设就业扶贫车间。上犹县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光电科技产业园,以就业扶贫示范园区招商引资,兴办光电企业18家,集中建设扶贫车间82个,就近广泛吸纳留守贫困人口进园就业。2017年,上犹光电科技产业园帮助2300多人实现就业,其中园区内的扶贫车间链接了800余名贫困户,全县各乡村孵化出67个扶贫车间,链接了1000多名贫困户就业。
2.“企业+就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教育引导县级工业园区企业将适合分散加工的初级产品生产车间向农村延伸。石城县引导就业门槛低、工时灵活的鞋服加工企业,把车间优先建到贫困村或人口较为密集的非贫困村(尤其是学校、幼儿园附近)群众家门口。每个车间内专设儿童托管中心,解决儿童托管难、工人上班不安心的问题,让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同时,推行政策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培训贫困户,培训合格在企业稳定就业6 个月以上的,给予企业水电费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给予贫困群众岗位补贴、求职补贴。这种“企业+”模式,既满足贫困劳动力“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用地用工难题。
3.“村委会+结对帮扶单位+贫困户”模式。龙南县杨村镇车田村就业扶贫车间由村委会主体运作,利用村级土地,在结对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创建了一个占地近200多平方米的车间,容纳近百人集中上班。结对帮扶单位负责联系货源,打造由政府信用担保的就业平台,采取车间定点加工和外发家庭式加工的灵活就业方式,带动贫困户就业。此外,还将包村脱贫车间作为就业技能培训讲堂,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完成这些简易手工加工,这一举措甚至还吸引了除贫困户以外的普通群众参与。
4.“产业+就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南康区依托家具首位产业优势,重点打造600家就业扶贫车间,在8个重点乡镇搭建了产业扶贫平台,带动了全区72%的贫困户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各县(市、区)围绕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发展产品采摘分类、分拣包装,将就业扶贫车间建在田间地头。赣南脐橙、南安板鸭、崇义刺葡萄等一大批赣州特色的“产业+”就业扶贫车间在各县(市、区)星罗棋布,留守贫困人口一出家门、便进厂门,极大方便了他们就地实现就业增收。
5.“居家+就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各县在建设就业扶贫车间时,更加注重灵活就业,即针对留守贫困人口难以离家的困难,将适宜分散加工产品延伸入户,推进居家就业。贫困家庭厅堂变厂房,足不出户实现了就业增收。瑞金市“廖奶奶咸鸭蛋”合作社将咸鸭蛋生产加工分散到100多户贫困户,合作社统一收购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贫困户居家就业增收成效显著。崇义县鼓励就业扶贫车间实施人性化管理,实行计件灵活兑现工资,贫困群众可以集中工作,也可以把工作带到家中,真正实现了贫困群众居家入职的就业梦。(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