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南矶湿地保护区 王健(摄)
“渔民转业”形成“三大产业”
南矶是新建区陆地面积最小,地势最低洼,地处最边远,人口最少但水域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水域面积占鄱阳湖总体面积的七分之一,与余干、都昌、鄱阳、永修毗邻。南矶乡党委书记张弛说,这里有300平方公里的湖岛水域,200余种冬夏候鸟,100余种水产鱼虾和600余种各色植被。这里有全国唯一一个在省会城市(城区)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为保护南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矶乡立足生态保护,将大片原来由南矶山乡管辖的稻田和湿地划归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并出台政策禁止渔民用大网捕鱼,同时促进渔民转业,产业转型。目前南矶山乡形成了传统捕捞业、生态旅游业和宾馆旅游业的三大产业。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中,南矶乡实施贯通下水网、清理旧河塘、推进“厕所革命”等环境整治工程,全乡农村面貌显著改观、旅游环境持续改善、文明素质大幅提升,宜居宜游环境逐步形成。
8月3日南矶山乡政府前的码头 王健(摄)
在乡村环境整治中,南矶乡整环境及提升基础设施和“厕所革命”行动,截止7月份,共拆除危旧房27栋2740平方米,拆除旱厕、猪栏292处2300余平方米,并成功“以奖代补”旱改水厕93户。共清理僵尸车12辆、清除存量废品垃圾560余吨、建设停车场4个新增汽车泊位120余个,聘请30名保洁员,投入40余万元购置洒水车和垃圾压缩车,促使垃圾外运,保南矶一方净土,按市政管网的标准建设乡村下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水质净化,清理改造旧河塘5个,矶山岛打造了60余亩北园桃花林,4.8公里环岛柳树带,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有机融合,相互映衬,和谐共进。南矶旅游的势头渐起,南矶的自然生态之美也越来越为人所知,南矶这颗“鄱阳湖上璀璨明珠”也更加绚丽多彩。
8月3日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山管理站监测点 王健(摄)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赣江和鄱阳湖间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河口——湖泊湿地,面积3.33万公顷,由江西省南昌市管理,包含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全部湖区和联圩镇部分湖区,是鸟类重要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通道。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山管理站站长万松贤说,
在省林业厅的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通过连续几年实施“中央财政湿地补贴项目”,采取“点鸟奖湖”、“智慧管湖”和“以田补湖”组合的保护管理模式,给鄱阳湖的越冬候鸟上了三道“保险”。
8月3日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山管理站站长万松贤 王健(摄)
万松贤表示,“点鸟奖湖”、“智慧管湖”和“以田补湖”三管齐下,可为鄱阳湖区的越冬候鸟提供“人鸟和谐的家园”、“全天候的安防”和“稳定的粮仓”三道保险;这三道从保护管理实践中来的“保险”,可以对鄱阳湖乃至长江中下游的地区的湿地候鸟保护有所贡献。
“点鸟奖湖”实现“鱼鸟双赢”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赣江入鄱阳湖三角洲的前沿,也是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的重要节点,为全球近10多万只水鸟提供了中转站、繁殖地和越冬地。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是保护区内唯一的社区,全乡6000余人世代以渔业为生。在南矶,“人鸟争食”的矛盾曾一度非常尖锐。如今在“候鸟天堂”却能看到一幅和平共生的和谐画卷。
53岁的南矶乡向阳村老渔民陈海波有“闻声辨鸟”的本领。“像小猫叫的是灰鹤,像娃娃哭的是天鹅。”但搁在过去,鸟叫声听起来更像是“警报”——这群“不速之客”肆无忌惮抢食湖鱼。于是,回应鸟叫的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南矶乡人至今记得10年前的一个故事:两家企业想在湿地投资龙虾和肉牛养殖项目,年税收高达千万元。但南矶乡最终投出“否决票”。当年此事一度引发了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之间的现实之问。
人养鱼,鸟吃鱼,鸟要生存,人要发展,互不相让,“人鸟相争”的矛盾似乎是无解的博弈。态度的转变源于湿地保护区4年前进行的一次“点鸟奖湖”尝试。在特定的时间内到报名参与的渔民承包的湖区内,清点候鸟数量,按不同种类候鸟的奖励标准给予补贴,让候鸟的越冬质量与渔民的个人荣誉和利益挂钩,激励湖泊经营者关心候鸟保护,营造安全的候鸟栖息环境。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胡斌华认为,要让爱鸟护鸟成为全民的自发自觉行为,首先要找到生态和生存的平衡,让渔民从利益相关者变成生态保护事业的“合伙人”。
近年来,南昌市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区域统筹发展中,充分考虑和补偿这些地区和群众的利益。渔民黄盛生承包了6000多亩湖泊,每年都会报名参加“点鸟奖湖”活动,每年有数万元的额外收入。他没想到有一天能以这样的方式,和鸟儿共享一片水。
走出对立的困境,实现和平共处,南矶乡正迎来发展新机遇。藜蒿炒腊肉、鳜鱼煮粉、银鱼炒蛋等等。南矶乡红卫村,农家乐女主人熊小凤能张罗一桌拿手好菜,招待远方来客。在观鸟季,她一天最多接待四五百人,一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她还自发组织巾帼护鸟宣传队,义务向游客宣传讲解爱鸟护鸟知识。在南矶乡,现在越来越多的渔民选择返乡创业,全乡有农家乐6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人,游客突破20万人。“环境好了,鸟儿才会来,游客也就跟着来了。”熊小凤朴素的话语,道出的是十年之问的答案。
保护区在丰水期同主湖区连成一片,成为鄱阳湖的一部分,在枯水期则显现河流、碟形湖泊、草洲和泥滩等河口三角洲景观。枯水期保护区内形成的20余个主要的季节性子湖泊(碟形湖泊)不但是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等候鸟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而且也是当地社区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赖以生存的资源和主要收入来源。因湖区产业结构单一,当地社区的湖泊经营者,只通过提高渔获量来增加收入,这样就势必会产生竭泽而渔为代表的过度捕捞问题,导致保护区内出现“人鸟争食”矛盾。成立之初,保护区管理局曾试图获得湖泊的管理权或水位调节的控制权,但湖泊权属关系到湖区社会稳定,权属流转难度极大,且租赁湖泊需要大量资金,南昌市本级财政难以承担该费用,保护区管理局只能另想他法。为缓解渔业生产与候鸟保护的矛盾,2013年6月,保护区管理局依照“保护得好不好,就看鸟有多少”的思路,设计了一个方案:根据鸟类同步调查结果,按鸟类数量给予湖泊经营者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并广为宣传,激励更多利益相关者主动参与湿地与候鸟保护,缓和保护与生产之间的矛盾。2013年8月,南昌市政府批准南矶保护区激励社区共同参与湿地与候鸟保护的项目,设立50万元社区共管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子渔民同保护区进行的湿地与保护候鸟合作。这种奖励一方面补偿了渔民同保护区合作保护湿地与候鸟而损失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又相当于政府为了湿地和候鸟保护购买了子湖泊的生态服务功能。
“点鸟奖湖”极大的激发了渔民参与候鸟保护的热情,渔民开始考虑如何吸引和保障候鸟栖息,甚至主动根据候鸟的需求来调控自家湖泊水位,像“筑巢引凤”一样“蓄水留鸟”。保护区实现了水鸟栖息地有效管理,达到了保障候鸟安全越冬的目的,同时也有力证明了栖息地水位决定水鸟分布密切相关。仅2013年12月15日上午9点到10点的同步调查中,在保护区内13个湖泊中就统计到22.89万只水鸟,这是保护区历史水鸟数量最高记录的两倍。
除生态效益外,“点鸟奖湖”还实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通过“点鸟奖湖”,化解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建立保护区和渔民间的互信,改善渔民同候鸟间的关系。让渔民从排斥候鸟变为接纳候鸟甚至欢迎候鸟,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其次,整个活动从策划到实施,渔民和社区人员全程参与,社会力量也通过媒体全程关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最生动的候鸟保护宣传、湿地保护科普。此外,得益于媒体宣传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前来观光的游客逐渐增多,带动了当地观鸟旅游的发展,也为社区绿色有机渔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点鸟奖湖”在全国首创“鱼鸟双赢”模式,勇敢地实践湿地保护的新理念,可为我国其他没有湖权的同类保护区实现湿地有效管理提供实践经验。
“智慧管湖”拓展安全空间
赣江口和鄱阳湖之间的地带,到处是河沟、湖泊和沼泽,车、船和行人稍有不慎随时可能被“吞没”。保护区仅有30%的子湖泊可以乘车到达湖岸,其他的子湖泊在水位较高时可以乘坐机动渔船结合步行的方式巡护,在低水位时,仅能通过步行巡护,巡护一趟徒步里程达30余公里,这对巡护人员的体能是极大的考验。而且保护区面积大、人员少,人均管护面积达2万亩,难免给湿地和候鸟等资源的管护留下隐患。保护区管理局意识到,传统的巡护方式已经力不从心,改善保护区交通条件、创新巡护方式刻不容缓,实现湿地的一体化、智能化监管是大势所趋。
8月3日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南山管理站监测点视频监控系统 王健(摄)
在省林业厅湿地办和南昌市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在鄱阳湖地区率先采购了气垫船、固定翼和多旋翼无人机等装备以升级保护区的巡护方式。气垫船可以快速通过水面、沼泽和草洲,不但提高了管理机构的响应速度,更极大地拓展了巡护范围。2016年保护区管理局特别组建了无人机航飞组,专门从事无人机巡护和监测工作。无人机的机载设备可在气垫船甚至是步行都难以到达的区域执行航拍和航摄任务,进一步拓展候鸟的安全空间,减少安全隐患。气垫船、机动车和无人机辅以地面的徒步巡护,初步实现立体管护能力。
8月3日野外巡护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王健(摄)
早在2012年保护区管理局把保护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建设作为保护区重点工作之一。至2016年,保护区管理局完成了“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字一体化资源监管系统”,整套系统有1个指挥中心位于南昌市区)、1个数据中心(位于保护区)、3个监管节点(每个保护站1个)。该系统整合了视频监控系统、野外巡护监测数据采集系统、宣教系统、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等模块,可以处理和分析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照片和视频、地面调查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和在线监测数据等,给保护区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8月3日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逻艇 王健(摄)
此外,保护区管理局仍然在争取资源完善和拓展“一体化系统”,今年已增加湿地土壤在线监测模块、并力争在年内把该系统接入省林业厅湿地办维护的湿地监测信息网络,实现保护区—监管机构—科研机构的信息共享。
“以田补湖”贡献江西智慧
鄱阳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越冬候鸟的天堂,不仅有辽阔的天然湖泊湿地作为优良的栖息地,周边广袤的农田、鱼塘也为湖区候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境。2015-2017年,受异常水位的影响,鹤类和小天鹅等越冬候鸟的食源植物在鄱阳湖生长状况异常,异常水位的影响,原本在保护区越冬的白鹤、灰鹤、小天鹅和多种雁鸭类越冬水鸟,夜间在保护区栖息,白天离开保护区,到附近的农田觅食。候鸟离开保护区觅食,不但给附近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其自身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为了提高保护区生态承载力、优化保护区鸟类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提高周边社区保护意识,在省林业厅湿地办的支持下,保护区管理局通过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项目实施了“以田补湖”计划。即保护区管理局同当地农民合作种植了300亩莲藕、荸荠等农作物。往年,这300亩农田分布的越冬候鸟种类多、数量大,农作物受损严重。通过与社区的合作,保护区管理局将这300亩农田作为越冬候鸟补充栖息地(被命名为“东江湿地”)来管理。2018年7月,东江湿地300亩荷花怒放,已有水雉、黑水鸡、小鷿鷈、白鹭等10多种500余只水鸟在此栖息、觅食和繁殖。
越冬鸟类在鄱阳湖的分布是动态的,受水位、食物和人类活动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如遇极端水位、保护区内的食物不足或其他不影响时,“东江湿地”就可成为保护区内天然湿地的重要补充。此外,因为“东江湿地”干扰少、食物充足可以集中吸引候鸟觅食、栖息,从而减轻候鸟对周围农田的损失。
“以田补湖”项目可以为鄱阳湖湿地与候鸟保护提供兼具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互补、官方与民间协作、农作物损失事后补偿变事先预防特征的新模式,可以为江西贡献湿地保护智慧提供实践经验。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