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艾剑,无论是岽背村的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都会对这位来自远在500公里之外的抚州市东乡区的小伙子竖起大拇指。2016年5月刚考进会昌县医保局的他就被单位选中,下派至岽背村任第一书记,从此,岽背村就是他的家,岽背村的农户就是他的家人,岽背村的乡村小道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积极融入成分子。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语言是他最大的障碍,群众说的他听不懂,他说的群众听不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停地“逼”自己去努力听群众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熟能生巧,他深谙此道,他通过不断反复的走访,上户,与群众沟通,学习群众的常用语,经过两年多的“语言训练”,现在的他不但能听的懂会昌话,而且还能讲着一口流利的站塘音。由于这样的工作状态,他常常回不了家,他的妻子常常抱怨他照顾家庭太少,而他总是耐心的解释道:这是党交给他的任务,既是使命,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
健全设施强班子。他从改善村委办公设施入手从单位申请退下来的空调、电脑桌椅等。又多方筹集资金12万余元对村委办公楼进行采购,购置了新办公桌、档案柜,配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协调售货公司接通网络。他带头讲党课,课堂上,重温入党誓词是他必有的内容。"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为方便服务百姓,他带头值班,建立村干部"全天候"值班制度;扶贫资金使用中,新的村班子做到资金公开公示。低保评定和移民搬迁评定公开透明;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执行报账制,落实村监委会监管制度,无一违规违纪现象发生;近三年来发放法规政策资料4千余份,村党员干部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一下子竖立起来了。
精准拔除穷根子。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他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七步法”,精准确定贫困户57户174人。贫困户脱贫,主要途径还是在产业扶贫促增收方面,为了抓产业扶贫增加贫困户收入,他坚持龙头导向,贫困户抱团发展。积极成立岽背村裕民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龙头优势吸纳、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引导贫困户抱团发展。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形式,采取入股分红、劳务增收等,把岽背村的贫困户紧紧联结在产业链上,帮助实现多元增收。并在他的积极联络下,纳入4个扶贫生产基地,分别是脐橙基地、莲子基地、烟叶基地、良种基地,吸纳全村贫困户务工、入股、分红,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为民解忧扑身子。他主动放弃双休日,以村为家开展脱贫攻坚,自己动手做饭,与百姓打成一片。他的车几乎成了村里的办公用车。建设村精准扶贫工作室,为了省钱,私家车变成了"货车",后备箱装上砖块、水泥、瓷砖,一次又一次往返。外出开会培训,为节省开支赶时间,他每次都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天不明出发,半夜返回,两年多来他的车为村里跑项目行驶4万多公里。60岁的村民饶泽金其不懂医保报账程序。他利用部门职能优势,开车去县医保局帮助联系办理了医保费报销事宜,让他们享受了便捷的报账服务,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38岁的村民饶裕生,由于对政策不清楚,想为其儿子办理残疾证却3年一直未办下来,后看到贴在墙上联系卡,便联系了第一书记,谁知他二话不说,立马联系残联的工作人员,“私车公用”上下县城,第二日便为其办好了残疾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做为基层的第一书记,他始终相信,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做好脱贫攻坚每一件事,为其挂点村和贫困户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才是对3年来脱贫工作最好的诠释,才是自己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