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2-05 09:46:50

124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现场座谈会”在景德镇市古窑厂召开,本次座谈会的主旨是研讨试点城市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做法,推广景德镇的“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经验。

景德镇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现场会现场(章文 摄)

本次“双修”现场座谈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带队,部、省、市相关领导及专家等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景德镇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刘强为大会致辞(章文 摄)

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刘强到会致辞。他说,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双修”工作,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江西省委省政府将“城市双修”作为推进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行动。201711月,省政府在景德镇召开了全省“城市双修”工作现场推进会,时任省长刘奇同志亲自到会并讲话,强调“城市双修”不仅是在“修生态”、“补设施”,更是在“修民心”“补民意”。易炼红省长高度重视城建工作,来江西之初就到省住建厅调研,提出要聚焦赣鄱大地美起来,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规划要体现“美”、建设要追求“美”、管理要成就“美”。

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景德镇市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在住建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修生态、修文化、修设施、补民生”,大力提升千年瓷都的“颜值”,强健“骨骼”,畅通“血脉”,增加“内涵”,为系统治理“城市病”开出“良方”,为城市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今年,江西省又在开展“城市双修”的基础上,部署开展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要求各地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美丽宜居、整洁文明”城市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景德镇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为大会致辞(章文摄)

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城市“双修”,既修复生态、又修补功能,既更新空间硬环境、又完善文化软环境,是城市转型发展的有效抓手。曾经的景德镇,城市野蛮生长,“两违”建筑严重,城中村、村中城交错无序等问题突出,城市形象与城市地位不相匹配,这是外界对景德镇最大的诟病,也是景德镇人最大的心病。2017年,国家住建部把景德镇列为第二批19个“双修”试点城市之一,给景德镇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在国家住建部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中规院、清华同衡的规划把关和技术指导下,景德镇从“塑形”入手,给城区“洗脸”,给农村“洗脚”,再到城市“双修”,既“塑形”又“铸魂”,打了一套“组合拳”,努力实现城市美、乡村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钟志生说,景德镇重点抓了四个方面:一是按照“整洁整齐整治”的要求,以整洁治脏,以整齐治乱,以整治治差,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城市“双修”的前哨战。二是透山透水透风光,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围绕“一江三河六山”建设昌江百里风光带,把山水和人文串起来、城市和乡村联起来,塑造弯弯曲曲、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若隐若现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三是抢抓政策“窗口期”,加大棚改力度,三年完成3万多户、近300万平米。四是坚持规划导向、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功能导向,谋划和建设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新建和改扩建城市道路40多条80多公里,有效解决了中心城区东西不畅、南北不通的问题;围绕打造30个步行15分钟便民服务圈,配套建设了一批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街心公园和中小学校,改造完善了一批社区菜市场、便利店、物流配送等服务设施,老百姓生活的方便度和舒适感明显增强。通过“双修”,景德镇这座城市从建设到管理、从形象到功能、从“面子”到“里子”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对外既有知名度也有美誉度,对内既有归属感又有自豪感。现在,3万多“景漂”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在景德镇创新创业,5000多“洋景漂”在景德镇朝圣寻梦,许多成功人士回乡发展,“景漂”之后又见“景归”,人们对这座城市越来越充满期待。

景德镇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景德镇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锋在会上做“双修”工作汇报(章文 摄)

景德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上下一心、背水一战、奋力一搏,把“双修”试点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难得机遇

以动则必成的信心谋划城市“双修”。城市“双修”是为百姓谋福祉、为发展谋出路的好事、实事和大事。景德镇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必然要求。为此,景德镇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形成了“抓城市双修就是抓转型发展”的共识,四套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城市双修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并召开了城市“双修”千人大会,通过全城动员,全民参与,全域行动,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自觉,把推进城市转型发展的这一难得机遇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

以敢闯敢试的决心推进城市“双修”。景德镇始终坚持把城市“双修”的出发点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以民生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厘思路,谋项目,特别是针对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城中村等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全部纳入城市“双修”的内容进行统筹谋划。

以担当实干的责任落实城市“双修”。景德镇将城市“双修”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视程度、推进强度、参与广度和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对照“双修”的目标和任务,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每个领导都承担起具体工作任务,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任务的工作格局;还通过盘活存量、做大增量,实现国有融资平台的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良性互动,为城市“双修”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试点”以来,共投入资金超过300亿,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发展“红利”,认同感、家园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二、一流规划、全域覆盖、刚性管理,有效发挥规划对城市“双修”的引领作用

自“双修”试点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以一流的规划来布局城市“双修”项目,两年来,共谋划重点项目396个,计划总投资1365亿元。

起点高。尽管景德镇市城区面积不大,但是在城市规划编制中,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始终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一流水平来科学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在充分了解景德镇历史文化、地缘文化、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对每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论证,使规划编制更加精细化、特色化和人性化。如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在戛纳举行的未来建筑奖颁奖典礼上获“最佳文化建筑”奖。

覆盖广。去年以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开展了山体修复、水体修复、绿地系统、名城保护、公共设施、综合交通、全域旅游、城市风貌特色等多项专题研究,在完善城市总规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定位,编制完成了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功能修补、城市设计及风貌控制等专项规划和多个详规,形成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四级规划体系,全市控规覆盖率由两年前的40%提高到95%,基本实现全覆盖。

执行严。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始终强调,项目建设必须以规划为唯一遵循。在项目谋划时,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建立了规划部门牵头谋划项目的工作机制,所有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城市总规,必须经过规划部门的充分论证和审查提出,从源头上保障各项规划能落地生根、执行到位。

谋划项目、实施项目、推进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双修”工作落地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把保护青山绿水、完善城市功能、塑造特色文化作为城市修补的重要内容,聚焦项目,实施项目,以项目为抓手,用项目体现理念,用项目推动“双修”工作的落地。

山是城市的脊梁,水是城市的血脉。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以“一江三河六山”为重点,依山就势,依水成形,高起点谋划推动了昌江百里风光带、西河水系综合治理、枫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一批“显山露水”项目。昌江百里风光带,是立足于保护母亲河昌江的“一江清水”,把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结合起来,科学谋划的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不仅从源头上解决污水直排昌江的问题,还开展了水域整治和沿江两侧的环境治理,打造了浮梁段生态风光带、宝石码头、南河蓄洪湖公园等特色景观,使昌江成为瓷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会上“双修”先进试点城市进行了交流工作经验,并展示了“双修”成果。

景德镇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参会人员参观景德镇西河水系治理(章文 摄)

景德镇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钟志生书记亲自为参观者讲解宝石码头的修复情况(章文 摄)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