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一场特别的“幸福课”

“对于我们贫困户来说,什么叫幸福?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每天有肉有鱼,儿子读书不用操心,家人生病不害怕,这就是幸福。”4月21日上午,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东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的“我的脱贫故事”演讲活动上,贫困户封海英首先打开了话匣。她以自己前后生活对比,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过上了好日子。

江西临川:一场特别的“幸福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4-24 09: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对于我们贫困户来说,什么叫幸福?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每天有肉有鱼,儿子读书不用操心,家人生病不害怕,这就是幸福。”4月21日上午,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东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的“我的脱贫故事”演讲活动上,贫困户封海英首先打开了话匣。她以自己前后生活对比,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过上了好日子。

封海英是东馆村村民,今年40出头。多年前,她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一下陷入困境。由于封海英自己身体不好,干不了什么活,家里没有了收入,只能靠政府的低保勉强度日。

“那时候,吃得不好,穿的不好,儿女上学的费用也是靠亲戚朋友借来的,真的是度日如年。” 封海英说起以前的生活,泪流满面。

但是,这种困难的日子很快得到改变。东馆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镇干部郄耀明成为了封海英的帮扶干部。从此,封海英家里就像多了一个亲人一样。只要碰到什么困难,郄耀明都会及时出现,出手帮忙。一段时间下来,封海英觉得轻松多了,再也不用为家里的事情操心。她决定靠自己的双手脱贫。不久,在郄耀明的帮助下,封海英成为镇里的一名保洁员,加上自己每天加工灯芯草的收入,封海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我要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没有精准扶贫,我这样的老头子日子永远也过不好啊。”封海英的演讲结束后,邹德明马上站到讲台讲述自己的好生活。

邹德明今年近70岁,是该镇站上村的贫困户,一直患有重病。长期的病痛不仅折磨着老邹的身体,而且花费了家中的积蓄,欠下了许多债务。

“现在好了,看病基本上不要花钱,政府差不多全部报销。还有,吃的、穿的,住的,政府都会送上门。那里有这么好的待遇,只有生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享受得到啊,大家说是不是?” 邹德明的一番话,激起全场200余名干部群众的共鸣,大家热烈鼓掌,纷纷表示赞同。

“老邹说的好啊,你看现在的干部多亲民,我们贫困户披红戴彩坐会场最前排,干部都坐旁边。干部都把我们贫困户当主人,这是多高的荣誉啊!” 贫困户钱水清的话再次激起大家的欢呼。

据了解,东馆镇开展让贫困户讲脱贫故事,谈幸福生活,旨在引导贫困群众感党恩跟党走,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教育帮扶干部树立践行并进的优良作风,推动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从而形成人人关心扶贫,共同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吴木泉、章晋辉摄)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