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压实属地责任开展农村、社区联防联控 疫情防控形势继续向好

江西省压实属地责任开展农村、社区联防联控 疫情防控形势继续向好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2-22 20:1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22日,记者从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月21日0-24时,江西省无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934例,现有住院治疗确诊病例389例,其中重症病例2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44例, 病亡1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5719人,解除医学观察23090人,尚有2629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江西省已连续2日无新增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继续向好。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排查组副组长、省计生协专职副会长罗礼生先生告诉记者,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江西省按照全面统筹布局,压实属地责任,推行网格管理,盯紧农村、社区,全面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要求,查源头、控小区、治环境,着力加强城乡社区防控工作,在管控疫情源头、阻断传播途径方面取得了积极明显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王健)

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排查组副组长、省计生协专职副会长罗礼生(王健摄)

强化人员排查

江西省严格落实属地和“网格化”管理,由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负总责,基层乡镇、街道具体组织实施。实行乡镇(街道)干部包片、社区干部到点、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农村、社区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对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返赣人员进行排查,逐一追踪到人、登记在册,实行隔离管理和医学观察。截至2月21日,全省排查湖北省入赣人员22.37万人,其中武汉入赣人员14.51万人,累计出现发热4838人,纳入医学管理3091人,已排除2616人。 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12320、热线电话、媒体求助、投诉举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查漏补缺,初步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的重点人员排查管控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比对和核实相关数据近70万条,省指挥部办公室接受疫情咨询求助2.4万余人次。

强化分级防控

对农村村组、城市小区实行分级分区管理,如,对未发现病例的小区,重点是“外防输入”,限制人员聚集,在小区入口设置体温测量点,24小时进行体温监测,发现发热者,由专人专车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对出现病例的小区,重点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对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发生病例楼栋或单元进行封锁,加强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对发生疫情传播的小区,重点是“内防蔓延、外防输出”,实行严格封锁政策。

强化环境整治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特别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和环境治理,落实“一日一清洗、一周一大扫除”。截至目前,全省10.64万个社区村庄、4.12万个企业单位开展了环境整治,共清理病媒孳生地31.81万处,累计投放药物90.87万公斤。

罗礼生表示,监测发现,农村集市、城市商场等人员有聚集迹象,加上返岗返工返学高峰来临,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仍然是各地防控的重点工作。下一步,要深刻理解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疫情的科学判断,“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一要做实返乡返岗人员排查管控。继续做实网格化、地毯式人员排查,将防控力量下沉到城市小区、农村村组和辖区内各单位。落实好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要全员排查登记,实行员工日健康监测、因病缺勤登记等健康管理制度。交通运输、民航、铁路等部门要严格落实针对交通工具传播疾病的各项防控举措,做好通风、消毒、旅客体温监测和健康筛查等工作。

二要做细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基层社区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疾控机构要密切配合,依法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高度重视“环鄂圈”重点地区的管控。

三要做好科学规范社区防控。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坚持实行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精准施策,审慎实施小区、社区、村组的封闭式管控和流动性管控措施,避免不分疫情轻重“一刀切”“简单化”管理。社区一线工作人员既要做好个人防护,也要避免过度防护。

四要做全复工复产防控措施。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复工复产企业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生产”,严防聚集性传播。要把好复工人员“进入关、管控关、诊治关”,加强健康监测,配备防护用品,落实环境整治、消毒、通风等措施,广泛开展防控知识科普宣传,强化复工人员的防控意识。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