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增外省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例 外省输入关联无症状感染者3例 将开展全市较大范围区域核酸检测

南昌市新增外省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例 外省输入关联无症状感染者3例 将开展全市较大范围区域核酸检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3-17 15: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17日中午,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17日零点到下午13点,全市新增外省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例,外省输入关联无症状感染者3例,涉及新建区、经开区。截至目前,全市共发现确诊病例2例(均为轻症),无症状感染者6例,均在定点医院进行治疗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另外,目前在流调管控人员(主要是新建区石岗镇个别村中)初筛阳性13例,详细情况还在进一步复核过程中。

已开展工作

一是第一时间提级指挥。成立市疫情防控应急现场指挥部,共设8个工作组,扁平化运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每个工作组分别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现场部署、市区联动、区级落实。

二是迅速开展流调溯源。省市区疾控部门及公安部门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仔细摸排阳性人员活动轨迹及密接、次密接。目前共排查到密接433人,排查到次密切接触者1005人,均已管控到位。

三是严格加强场所管理。新建区已对长堎镇、石岗镇实施交通和人员管控,对所有涉及的高风险地区、场所进行封控管理,人员全部落实管控。全市暂停疫苗接种工作。

四是立即组织区域核酸检测。派出市级600人采样队伍支援新建区核酸检测。已完成对新建区长堎镇、石岗镇的第一轮预防性区域核酸检测。截至17日10时,新建区区域核酸检测235330人,已出结果160013人,均为阴性,其他结果待出。

五是规范医疗救治工作。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市级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和集中医学观察,情况平稳。

截至目前为止,南昌市现有发现的阳性感染者均为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感染路径比较清晰,整体可控,目前暂无社会面传播风险。但为了广大市民健康和整体城市安全,南昌市将于今日下午5时启动中心城区区域核酸检测工作,希望广大市民不要恐慌,积极服从属地安排,做好个人防护,按通知顺序配合做好核酸采样工作。

南昌市疫情防控交通管理情况

当前,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域核酸检测的工作要求,市公安局交管局将在南昌市区域核酸检测范围内相关路口路段设置疫情防控出城交通查验点。

市民原则上非必要不离开本市,如因就医、公务和运送生活必须物资等需要离开核酸检测区域的,须持健康码绿码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请广大市民朋友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主动配合交通管理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区域核酸检测

区域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球的主流变异株奥密克戎毒株具有传播性强、隐匿传播时间长、疫情溯源难度大等特征,为防范可能的外溢风险、快速摸清可能的感染来源、风险大小等,对疫情发生地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是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举措。

为进一步快速有效阻断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研究,南昌市定于3月17日下午5时起开始对南昌市中心城区区域进行核酸检测。目前,区域核酸检测全市以县(区)为单位,分县(区)组织、统筹设立核酸检测采样点,相关物资储备已到位。各县(区)将有序动员市民群众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妨碍疫情防控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市民群众,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据介绍,经基因组测序本次疫情为奥密克戎BA.2进化分支,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更强,疫情防控难度大,为快速人员排查,目前全市启动了流调溯源专班并实体化运行,对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活动轨迹进行重点排查,确定风险人群和风险场所,快速开展采样检测,边调查、边管控。市民朋友们如果流调人员到您家调查或接到流调人员的电话问询,应详细、真实、准确地回答流调人员的问询,不要隐瞒,也不要恐慌,请您积极配合流调工作,向流调人员提供真实、详细信息,使可能的感染者和风险点尽快得到排查和管控。如有隐瞒行程轨迹和病情的行为会对疫情防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触犯法律,受到严惩。另外,各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将通过网络、媒体、公告栏等宣传平台,公示辖区内医疗服务咨询方式、附近医疗机构信息、就医注意事项等,向居民分发医疗服务告知书,疏解群众焦虑,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对重点人群包括肾功能衰竭(血透)肿瘤放化疗、孕产妇、新生儿、慢性病患者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患者的信息,登记靠册,逐级上报县(区)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确需紧急外出就医的,县(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将安排专车,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严格实行闭环管理。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