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孟加拉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论坛开幕式成功举办

中国-孟加拉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论坛开幕式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3-29 09: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5日下午,由孟加拉国水仙花国际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和江西财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孟加拉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论坛开幕式成功举办。孟加拉国水仙花国际大学校长拉菲克·伊斯兰(Rafiqul Islam教授、“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穆罕默德·马苏姆·伊克巴尔Mohammed Masum Iqbal)教授、孟加拉国-中国丝绸之路论坛代理秘书长赫尔希德·阿拉姆(Khorshed Alam)先生、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叶卫华教授、“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吴朝阳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小平教授做主旨演讲。活动由水仙花国际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卡姆·莫辛AKM Mohsin)主持,部分在校攻读硕博的来华留学生及在线的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拉菲克·伊斯兰教授对本次开幕式进行致辞,他对出席活动的江财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表达亲切问候。他表示中国是一个十分美丽、友好的国家,他曾经到访中国,也期待未来还有机会来到江西财经大学交流访问。他还强调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十分重要,给孟加拉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带来巨大影响。

穆罕默德·马苏姆·伊克巴尔教授对此次“一带一路”国际论坛做出了高度的肯定,并且表示中孟建交始于1975年,多年以来,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大国、强国,一直给予孟加拉国极大的帮助和深切的关心,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在文化、科技、教育与军事等方面达成交流与合作。

赫尔希德·阿拉姆秘书长对本次论坛给予了期待,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秉承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实现国际合作开辟了新道路。同时他也期待未来可以与江西财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

吴朝阳教授对线上参与国际论坛的孟加拉国水仙花国际大学的全体教授与学员表示了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国和孟加拉国建交历史悠久,友谊源远流长,“一带一路”的桥梁必将进一步弘扬中孟传统友谊、巩固战略合作、深化战略互信,促进人文交流。他还肯定了此次“一带一路”国际论坛对增进中孟两国人民友谊和相互了解起到的积极作用,期待今后两校之间可以开展更多此类文化交流活动。

叶卫华教授对水仙花国际大学的师生表达了真挚问候,他简要介绍了江西财经大学来华留学教育情况。我们曾经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国际学生,目前受全球疫情影响只有300名在籍,其中有5名留学生来自孟加拉国,期待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欢迎水仙花国际大学的师生能够来到江西财经大学交流学习。

王小平教授为本次国际论坛作主题为“中国‘两大奇迹’的经济学解释:孟加拉国可以如何从中获益”的主旨演讲。他从三个方面与所有与会人员讨论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一是中国的“两个奇迹”的定义(即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和其经济学解释;二是中国取得“两大奇迹”的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三是孟加拉国如何从中获益:总结了十条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他还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同时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应该寻求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主旨演讲结束后,中外双方所有参会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探究,主讲人也一一做出了回应。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孟加拉籍博士留学生吴迪(Mohammad Saiyedul Islam作为本次会议学生代表发言,他表示,今天的会议的主题很有深度,交流讨论的内容很有意义,使我们所有人受益匪浅。

此次中国-孟加拉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论坛旨在促进江西财经大学和孟加拉国水仙花国际大学两校师生的学习与交流,为中孟两国高校师生创造和谐、平等、互助的文化交流环境,进一步策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从学术的角度开启了维护中孟两国强有力的双边伙伴关系的新篇章。

据悉,水仙花国际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DIUBRRC)是孟加拉国第一个完整的中国智库,致力于积极开展智库学术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心撰写多篇“一带一路”相关文章和书籍,举办“一带一路”相关论坛和讲座。中心还将建立“一带一路”全球研究智库网络和与有关研究机构密切合作联合开展“一带一路”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国贸学院海外办供图)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