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现在的水很干净,我们再也不用为水的事情发愁了。”今年4月初,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副区长、东馆镇党委书记李龙上门回访自来水水质。当看到水质清澈、群众都露出满意的笑容时,李龙终于放下心来。
一段时间以来,东馆镇自来水水质浑浊,极大地影响到全镇群众的生活,居民反映十分强烈。东馆镇党委、政府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大目标,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创造“321”调处机制,全力以赴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呈现出百姓和顺、乡村和美、社会和谐的新气象。
“321”调处机制是指:“3”即为群众诉求收集的三种途径。一是线上收集,为12345热线、问政平台、抖音等线上平台反映的;二是线下收集,为网格员、镇村干部在网格中收集老百姓的诉求;三是群众自主反映的。 “2”是解决收集到的诉求,要做到两个“实”。一是实地解决,二是实事求是。“1”就是上户回访一次。
自来水连接千家万户,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东馆镇及时把改善自来水水质作为最大民生工程,高位推动。在网上收集到群众反映的水质问题后,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迅速召集相关部门研讨解决方案。经过认真分析认证,决定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从位于嵩湖乡的临川丽和水厂引进干净自来水,接入东馆镇现有集镇管网,关停老水厂,确保群众尽快使用干净自来水。第二步是加快推进设计日产10000吨的东馆镇玉湖自来水厂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
从3月28日收到群众诉求,到实地了解、分析研判、形成方案,再到项目实施,最后到4月4日,清澈干净的自来水流入群众家中。7天时间,困恼全镇2万多群众的揪心事终于得到解决。通过回访,从群众的满意度充分见证“321”调处机制的高效率,也见证了东馆镇一心为民办实事的诚心和决心。
真心为民,难事不难。东馆是农业大镇,农村人口多,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镇平安稳定大局。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东馆镇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为群众着想、替群众解难,一切难事便迎刃而解。
去年11月,网格员在村组走访时接到群众反映,白竹村至梅林道路改建拓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占用群众山地,但补偿没有到位。镇村两级干部即刻到村里调研,并召集村民现场解决。经过耐心、细致工作,群众诉求得到圆满解决。如今,白竹村道路已经改造完成,道路宽阔、平坦,群众喜笑颜开。
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东馆镇还通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全力充实治理力量,提升治理水平。该镇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农村“五老”等部门和民间力量,形成治理合力。同时,把全镇划分9个网格,配备21名专职网格员。每个网格由村(居)委会书记担任网格长,镇党政班子根据党建挂点指导分工融合到网格中,设立明示牌、全镇公示联系电话,构建立体网格。网格管理员和镇村干部采取“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方式,做到一岗多责、责任到人、服务到家。由于治理有力,东馆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未出现一例赴中央、省、市、区信访。(章晋辉摄影)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