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热爱 奔赴下一场山海——南昌航空大学毕业季侧记

保持热爱 奔赴下一场山海——南昌航空大学毕业季侧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6-25 10: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鲜花,笑脸,学士袍;欢呼,雀跃,忙拍照。生机勃勃的六月,校园里各处别样的景致提醒着我们,又是一年毕业季:与四年里曾经陪伴彼此的老师、同学们再道一声“感谢”;重来一次“校园行”,歼8飞机、火箭广场,天一亭间、校训石前,这些昔日再熟悉不过的“打卡地”从此要说“再见”;“毕业签名墙”上最后留下一段话吧,无论是宏伟梦想,还是细碎叮咛,“都好”。

那些打包带不走的,就不要带走了,比如满溢的情感、比如深深的眷恋。你们只需要带着祝福,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这是我的专属毕业合影”

“同学们,我们相约于金秋九月,分别于初夏六月。毕业不是旅途的终点,而是人生新征程的起点。愿你们所到之处皆为热土,愿你们所遇之人皆为良善。今天你们即将背上行囊奔赴星辰大海,驻足回首,成功与挫折,欢笑与泪水,喜悦与失落,将永远珍藏在你们记忆中。面向未来,无论天南海北、岁月更迭,你们永远是母校的牵挂。”南昌航空大学2022届毕业生毕业典礼现场,校长卢超的临别之言,令全场师生无不动容。

随后,全体校领导共同走进学生之中,为每位在场的毕业生拨流苏,并一一合影留念。来自黑龙江海林市的航空制造工程学院毕业生徐振洋用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家人们分享着这一难忘时刻。家校此刻一线牵,师长、家长纷纷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欢声笑语回荡在典礼现场上空,而这一幕也就此定格,成为美好的回忆。

毕业生们纷纷在社交平台晒照,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我的专属毕业合影”,“和校长拍照的感觉挺棒”,“都别抢,此刻,校长是我的”……

毕业典礼上拍照如果还没拍够,没关系,这不,全体校领导们还纷纷走进了毕业生宿舍。询问毕业去向和就业考研情况,详细了解下一步工作打算,甚至还一齐对着镜头“比耶”,党委书记罗嗣海的亲和,令同学们颇为感动,更纷纷回应着母校的期待: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一定会牢记“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以实际行动为母校赢得荣光。

“临别之际话成长”

再一次被留言称为“别人家的学校”,还因为毕业前的“校长约吧”。在大学生活动中心213室,南昌航空大学校长卢超与毕业生代表们围绕“临别之际话成长”主题展开充分交流。“感谢学校、感谢老师,在校学习生活的时光,是我青春记忆中最宝贵的财富”,“学校给予我的人文关怀、文化熏陶、专业培养,对我一生的成长有很大帮助,亦已融入到我的性格和精神之中。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以此为傲,并通过努力,为学校增光添彩”。毕业之际与师长道别,动情处,同学们几近哽咽。

提建议、谈想法,毕业生代表们还纷纷围绕强化学校航空特色,加强学院、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融合,推进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管理,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质,增强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和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各抒己见。大家都说,希望学校越来越好,希望学弟学妹们受益更多。

“学校将坚持守正创新,一方面坚持好的传统、特色,继续为同学们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优良的环境、优秀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将更加注重同学们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让学校的管理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群体的变化。”卢超坚定的话语,是承诺、更是希冀,赢得了在场毕业生们热烈的掌声。

“热情欢迎大家四个月后再回丰和南大道696号参加学校七十周年校庆,前湖之畔、卧龙山下,让我们共同见证青春之母校逐梦再出发、扬帆再起航”,盛情的邀约,印刻在了所有2022届毕业生的心中……

“人生是场长跑,每一步都是成长”

一步步拾级而上,来到创新创业学院,走进曾经那么熟悉的工作室,刘鑫再次环顾了一下四周,没有说话,而后,转身,轻轻关上房门,拔出钥匙,归还到了老师手上。

这是毕业前最后一次来到这个他曾经“战斗”了四年之久的地方,钥匙交出的刹那,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的刘鑫,在心里为自己的大学四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4年前,尽管也有着是否会因为身体原因而不能完成学业的担忧与恐惧,但他还是怀抱着航空报国的梦想走进南昌航空大学。如今,回头再看,当初的懵懂、害怕,已然转换为了如今的憧憬与自信。

“我爱南昌航空大学,爱这里的每一片热土,因为每一处地方都记录着我奋斗的身影。”是的,奋斗,刘鑫说,这就是他青春的底色。因为出生时大脑缺氧,一纸脑瘫诊断书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双手颤抖无法控制,说话吃力且含混不清,双腿因不能直立导致无法正常行走,书写极其困难…… 但这又如何?刘鑫用行动喊出了那句至今乃至之后很久在校园都极热的“名言”——我命由我不由天。

18项国家级荣誉、25项省级荣誉,发明专利3项,其他专利十余项, 获得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和 “江西省最美大学生”称号,被授予 “江西省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的背后对应的是,实验室的一个个夜晚,做科研手上留下的一道道伤痕,还有失败之后的一次次再站起。

“在我的印象中,学校有三个好地方,至今还让我流连忘返。其一是图书馆,其二是实验室,其三是创业基地。这三个地方见证了我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再到创新知识的升华。”临别之际,刘鑫将大学四年时光浓缩成了想保存在脑海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送给了自己的学弟学妹们。他说,我相信我能够做得到的,所有南航人通过奋斗也都能做得到!(舒越摄影)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