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 聚智 聚力--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多举措推动建设发展

聚势 聚智 聚力--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多举措推动建设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0-07 13: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虎年,虎虎生威,有虎跃”。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乘东风、聚众智,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以实际行动诠释此言。

新年伊始,学院领导班子就积极地找思路、谋发展。借省委、省政府双“一号” 工程战略的东风,学院结合实际,瞄准了“深化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这一目标,此举得到了上级的赞同与支持。

“数字经济”一词,尽管人们常挂在嘴边,但真正要做实、做好却不容易。学院发挥自身优势,以虚拟仿真实验领域为突破口,一方面以此聚揽人才,另一方面拓展教研的更大舞台。

短短几个月,学院就吸引了来自各地与数字经济相关的8位博士人才入列。同时,学院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开发的“直升机供电系统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虚拟仿真实验”等4个项目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学院现有博士学位人员62位,占教职工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为数字经济方面的教研活动提供了师资保障。为了营造氛围,盘活 “数字经济”这一棋局,学院通过“博学讲坛”等形式,先后邀请一批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如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刘且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危芬等学者和行业专家来院讲学。这既活跃了学术气氛,又凝聚了科研共识,增强了探索与创新的活力。

人才培养是高校立足的根本。学院牢牢把握这一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做好、做实全方位育人工作。为此,学院制定了“一生一套”方案:在学生入学初期就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的成长发展方案,这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成才与成长。仅从今年考研的成效,就可见一斑。学院今年有197位学生考研成功,升学率由前年的24%,上升到了30%。

尽管遭遇“疫情”的困扰,但学院及时顺应变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推进教研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

专业建设方面——学院的自动化专业继去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后,今年又通过了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此外,今年,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也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专业获评 “江西省五星专业”称号。

课程建设方面——学院继2021年获批2门省级一流课程后,今年又有4门课程获此殊荣。省级一流课程的获批率名列学校前茅。

师资建设方面——学院今年获评了两个高水平的省级本科教学团队,有两位教师获学校“教学十佳”称号。

学生就业方面——学院各专业平均就业率达到93%,留赣工作率从前年的25%,上升到了今年的38%。

数“智”助力、学生中心、教研相长,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跨步走在发展之路上。学院将进一步围绕重点、突出亮点,着力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切实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学院高质量发展助推学校高水平建设再上新台阶。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