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同年6月,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根据中组部、农业农村部的统一安排,江西凤凰村培训基地今年承办7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到村任职选调生能力建设主题示范培训班。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积极协调,周密部署,扎实推进。10月23日,江西凤凰村培训基地第二期培训班(创业富民班)正式开班。
参加开班式的有,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副处长吴昌强、江西凤凰沟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肖重飞以及来自全省10个地市的学员。
在开班仪式上,吴昌强简要介绍了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到村任职选调生能力建设主题示范培训的基本情况,系统地介绍了江西“三农”工作,深刻地阐述了开展示范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
吴昌强说,中组部、农业农村部自2006年开始示范培训工作试点,截止目前已有17个年头,为基层一线培训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官,学员通过参加培训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有效拓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成效明显。江西凤凰村自2014年开展培训工作以来,已累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近6000人,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培训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
据介绍,江西省粮食种植面积5659.2万亩、总产438.5亿斤,产量连续9年超430亿斤,其中早稻产量增幅居全国第一位,双季稻比重居粮食主产省第一位。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江西省就粮食生产作了典型发言。“菜篮子”更加丰盛了。肉类总产328万吨,生猪产能全面恢复,蔬菜产量1920万吨,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20万亩;水产品产量268万吨。禽蛋奶、果茶油均稳定增长。“果盘子”更加丰富了。水果种植650万亩、产量420万吨。赣南脐橙、寻乌蜜桔、洛市葡萄、淘沙富硒西瓜、南康甜柚、广丰马家柚、奉新猕猴桃、南城麻姑仙枣等18种地域特色水果,品质越来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茶叶面积达到192万亩、产量8万吨,中药材316万亩(含林下药材)、产量约67万吨。
全面启动种业振兴行动。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中芯一号”打破欧美种猪育种技术壁垒,丛枝菌根抢占水稻育种新高地,年产稻种5000万公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率达96%。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达到2305.7万亩,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2802.28万亩。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行动。吴昌强说,江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5%,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4个。引进中国一拖、中联农机、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落地投产、建设基地;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早、中晚稻机插率分别提高了4.3个百分点和5.2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76%以上,水稻机收损失率平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江西省深入实施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行动,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63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9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近6800亿元。26家企业入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打造了小龙虾、富硒蔬菜、鄱阳湖稻米等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7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4413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9个,主要食用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98%以上。
江西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抓好农业农村领域污染防治七大专项行动,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成效明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3%以上。禁捕退捕成果进一步巩固,江豚等珍稀鱼类频频现身鄱阳湖。全省农村水冲厕普及率达95.53%、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2.75%,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82个县(市、区)实现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建成村庄污水处理设施5778座。全省69%的自然村基本完成“七改三网”整治建设,创建了美丽宜居乡镇513个、美丽宜居村庄6089个、美丽宜居庭院66万余个、美丽宜居示范带470条。
江西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率达53.6%,累计发放“地押云贷”贷款7380万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55万家、家庭农场9.3万余家,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99%。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4个国家试点县稳慎推进改革试点,在全省17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示范先行创建行动。深化支持保护制度改革创新,在全省26个产粮大县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选择30个县(市、区)开展了小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价格(收入)保险试点,覆盖特色农业产业22个。创新开展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达到12.5亿元。健全“财政惠农信贷通”工作机制,累计发放贷款786亿元,累计受益户数15.63万余户。
吴昌强表示,参加培训的人员要充分认识开展示范培训的重大意义。
第一,开展示范培训,是推动人才振兴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参加本次开班的人员,是组织部门从全国重点高校选调到村里工作的,从“出身”上讲,本来就是人才。
吴昌强说,“这次组织上安排你们过来参加培训,就是希望你们更好地发挥自身高学历优势,在经过系统培训后,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和经济发展能力,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发展产业,不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聚集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带领农民群众创业致富。”
第二,开展示范培训,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到村任职、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选调生示范培训,目的就是进一步引导学员转变思想观念、拓展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按照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今年,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在培训学员选调上作了调整,重点选调农村基层负责人,到村任职、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选调生等基层一线农业农村人才,你们都是乡村振兴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是领头雁、主力军,参加培训既是提升自身基层治理能力的机会,也是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吴昌强说。
第三,开展示范培训,是提升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吴昌强说,“示范培训班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为做好培训工作,我们安排了专职班主任,在课程设置上作了精心安排,既有专家授课,也有现场考察,既有经验交流,也有座谈讨论,充分考虑了学员实际;在师资选调上,有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知名专家,也有长期从事农业农村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便于学员们更好地学懂弄懂、学以致用。大家要把示范培训作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机会和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据悉,培训期间,还将开展现场教学,传授凤凰村培训基地的发展经验。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