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探索“事业留编,企业用人”新模式助力企业发展

江西临川探索“事业留编,企业用人”新模式助力企业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30 11: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30 11: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针对区内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首位和主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引才难、留才难等问题,创新实施高素质人才助企工程,采取“事业留编,企业用人”模式,将专业对口的硕士以上学历高素质人才考录至区内事业单位,安排到企业挂职服务2年,打通企业与事业人才互通渠道。今年,招录的9名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带事业编制到自立环保、安通新材料、银涛药业等企业工作,开展技术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科研服务,帮助解企业业关键技术难题,着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精心布局,按需引才,确保“人岗相适”

该区专门成立调研组,深入园区各大企业,了解企业需要哪些专业人才,急需解决什么技术难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区人社局等单位结合企业所需和全区各事业单位编制现状,充分研判论证,有针对性的确定招录岗位,确保企业用完后回本单位也能有用武之地。“这种‘政企互通’式的人才引进方式是临川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按照事业编制引进方式招录的人才,录用后先到企业服务2年,服务期满后,人才可自由选择返回事业单位,也可继续留在企业工作,让其在合适岗位发光发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精准保障,落实待遇,确保“心无旁骛”

高素质人才录用后,按照从快从速的原则,第一时间办好录用上编手续,让他们带事业编制进企业工作,让人才安心、放心、舒心。同时,为让引进人才尽快适应新的岗位,采取“一对一”导师制培育方式,为每名驻企服务人才确立一名企业高管或技术总监作为导师,手把手“传帮带”,解决人才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着力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管理、有专长、了解企业、服务企业的优秀人才。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的好,临川区制定出台了《临川区人才分类认定目录》和《临川区人才政策待遇包》,将引进人才分为3大类9个层次,量身定制了14个政策待遇包,包含研发奖励、生活补贴、购房补助、住房保障等,给予人才最丰厚的“政策待遇”并落实保障,让引进人才心无旁骛干事业。

精确考核,激发热情,确保“才尽其用”

在发布招聘公告时就明确,应聘人员录用后在聘用岗位的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含在企业挂职服务时间),其中第一年为试用期。应聘人员录用后原则上在企业挂职服务2年,服务期满后再回聘用单位工作。如其本人自愿继续在企业工作,经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和聘用单位同意,可再延长1年挂职服务。最长可达三年的挂职服务期让人才有了“过渡期”和“缓冲期”,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确保招聘的高素质人才能在临川长久服务、持续发光发热。为充分发挥好人才考核“指挥棒”的正向激励作用,制订了派驻人才“双向考核”制度。一方面服务企业制订绩效管理办法,对派驻人才进行日常考核,并根据工作情况和考核结果确定其绩效奖励等次;另一方面由区委人才办牵头,每季度到企业实地察看,形成考察报告,向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试用期满后结合企业日常考核情况与考察报告,形成年度考核报告,对派驻人才进行“综合打分”,考核结果作为驻企服务人才评先选优、表彰奖励、职称评聘等重要依据。通过监督考核,有效督促驻企服务人才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发展成长注入活力。

“事业留编,企业用人”模式是临川区人才发展体制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该模式坚持以企业需求为靶向,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罗慧华、章晋辉摄影)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