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造”闪耀全国 江西民营企业如何“跃升蝶变”?

“江西造”闪耀全国 江西民营企业如何“跃升蝶变”?

来源: 江南都市报
2024-03-26 10: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

“江西造”闪耀全国

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峡谷中,白鹤滩水电站巍峨耸立。作为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输送至江苏、浙江等地,保障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在这背后,有来自江西制造的制动器为白鹤滩水电站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制动保障。

共享新机遇,拓展新空间。近年来,江西民营企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华伍股份车间生产井然有序。

 

▲广源化工车间一包包碳酸钙高端产品等待发货。

【镜头一】江西“制动”助力国家重大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具有巨大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和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白鹤滩水电站共有16台百万千瓦机组,分别对称布置在左、右两岸,整个引水发电系统包含引水系统、尾水系统及地下厂房工程等。

值得一提的是,尾水系统中的尾水管检修闸门中卷扬设备上配套的制动系统,由江西民营企业——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伍股份)提供。从2013年5月起至今,华伍股份陆续向白鹤滩水电站提供YWZE系列、YP系列、SBD系列、SB系列制动器、配套液压站等产品。

华伍股份主要从事起重机械、风电主机、轨道交通、水利建设等领域制动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是我国工业制动器现有多项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

“能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我国打造清洁型能源国家贡献力量,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华伍股份总经理曹明生介绍,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2500T坐底海上风电安装船多台关键设备及运行机构均采用了华伍股份的制动器,国内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的制动系统产品也是由华伍股份配套。

当前,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工地、南水北调工程的拦江大坝、高耸入云的高山大桥和大海里钻井平台的安装施工中,都能看到华伍股份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身影。

【镜头二】点石成金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从粉体等初级产品到塑料母粒等中间产品,再到PVC管材、电线电缆、弹性体等应用产品……在永丰县,一块块石头华丽变身的背后,活跃着一条流金淌银的碳酸钙产业链条。

“我们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大型湿法全陶瓷介质球磨工艺’,突破了碳酸钙加工细度2500目的技术瓶颈,生产工艺提升到8000目。”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源化工)相关负责人介绍。

碳酸钙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非金属矿物类基础原料,处于产业链最前端,有“工业粮食”之称,是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精细化工、电缆油墨等行业的高端产品对碳酸钙复合型、分散性、功能性有更高要求,之前一直依赖昂贵的欧美进口材料。

为攻克这一“卡脖子”难题,广源化工研发团队自主设计研发的“大型湿法全陶瓷介质球磨工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超细碳酸钙生产过程的颗粒团聚问题,能为客户定制生产各种应用要求的碳酸钙高端产品。

当前,永丰县碳酸钙产业集群已入选全省重点产业,成为我省积极培育发展的60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作为行业龙头产业,我们公司将积极联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和上下游关联重点龙头企业等各类创新体,探讨和推广新材料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工艺,将技术成果快速形成产业化,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广源化工相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声音】把握机遇跃升蝶变

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谌飞龙表示:“我们欣喜地看到,江西民营企业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参与到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中,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自身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将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谌飞龙称,民营企业规模各异,实力强弱不等。因此,在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中,应依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所作为。对于龙头企业,应积极鼓励其牵头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对于专精特新企业,也应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借势强筋壮骨,跃升蝶变。

谌飞龙分析,要想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必须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同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破解融资难问题,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的综合实力。

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也是集聚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要积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市场开拓能力等。只有在自身实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抓住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的机遇。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佳慧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