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创智能高位落梁技术助推既有线钢梁精准对接

国内首创智能高位落梁技术助推既有线钢梁精准对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6 14: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15日上午,随着昌九高铁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74+150+74)米钢混连续梁最后一段长50米、重378吨的钢箱梁成功落梁合龙,标志着昌九高铁庐山枢纽桥梁群跨公跨铁等25处连续梁、钢盖梁等特殊结构全部完成。

昌九高铁采用国内首创“钢梁大纵坡下坡驮运”技术,将左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74+150+74)米钢混连续梁最后一段钢箱梁,安全跨越了京九铁路上、下行正线和武九铁路西南下行联络线3条铁路大动脉,精准稳固的驮运至设计合龙口位置上方,破解了20‰的大纵坡、大跨度、大吨位钢箱梁安装的难题,为钢箱梁正式落梁合龙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落梁合龙施工,中铁一局昌九高铁1标项目部在昌九城际铁路公司统一指导下,创新采用“吊架与导梁一体化设计+PLC同步连续千斤顶落梁”技术,分两个天窗点内进行:第一个天窗,4月14日上午6:30-8:30,使用4台连续千斤顶,以6米/小时的下落速度,将钢箱梁同步下落3.5米,用时35分钟;第二个天窗,4月15日上午6:30-8:30,继续将钢箱梁同步下落4.05米,直至到设计位置,用时40分钟。“我们采用BIM技术对钢箱梁位移偏差提前进行模拟,施工过程实时监测并调整,确保实现毫米级对接。”中铁一局昌九高铁项目指挥长张忠文介绍道。

“昌九高铁庐山枢纽桥梁群”是指昌九高铁自庐山站引出后跨越或邻近营业线的6座桥梁,这些桥梁先后11次跨越营业线、2次跨越新建联络线,115个墩台邻近营业线,包含了悬臂浇筑、支架现浇、转体、顶推、钢盖梁整体吊装、异形钢构等多种特殊结构形式,覆盖营业线范围大、工序转换频繁、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昌九公司昌九指挥部副指挥长袁小军介绍,当前昌九高铁全线已完成投资计划的77%,右线跨杭瑞高速特大桥架梁也在今天全部完成,全线铺轨工程首铺通道胜利打通,一天之内突破两个关键节点,站房及四电工程也同步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昌九高铁距建成通车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

昌九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京港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对于江西省打造昌九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赵睿楠 | 阙阳洋 孟玥 乔锦涛)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