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高安市上湖乡蔬菜分拣中心,在二楼直播基地,“辣妹”王靖雯和“椒哥”黄彬正对着镜头展示新鲜采摘的辣椒:“家人们看,这就是我们高安富硒辣椒,辣味清新、皮薄肉厚,炒菜香、油炸起来也很不错!”镜头外,打包员们争分夺秒将订单装车。
“我们的辣椒质量很好,非常受市场欢迎!”基地负责人王君颜高兴地介绍,如今的高安辣椒,不仅是本地农贸市场的“常客”,更走进了盒马鲜生等全国连锁企业的供应链,还在抖音等平台开辟出直播带货新赛道。这场农业产业的华丽转身,正是高安以工业思维重塑传统农业的生动实践。
工业思维筑基,绘就辣椒产业新图景
回溯往昔,高安辣椒虽有40余年种植历史,却深陷“小户散种、品质参差、销路狭窄”的发展困局。2020年,高安以“工业思维改造农业”为突破口,由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牵头,在上湖乡启动富硒辣椒产业园建设,开启了产业升级的探索之路。
产业园创新构建“政府引导、村投投资、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的四维联动模式,将工业生产中的标准化理念贯穿农业全链条,对辣椒种植、检测、销售等环节进行了多项统一。
统一品种。产业园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联合专家团队成立高安辣椒产业研究院,并与省农科院共建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通过科学筛选,确定优质品种进行规模化种植,从源头上保障了辣椒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统一种植标准。2米多高的现代化标准大棚取代了传统低矮拱棚,滴灌系统精准调控水肥,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统一品牌和销售。建立分选分级标准,根据辣椒生长周期和辣度不同,将高安辣椒分为牛初乳、小美好、正青春、老腊肉、满堂红五个品级,以品质定销路,以质量定价格,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总体来看,“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农资、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农残检测、统一分级包装、统一收购销售、统一品牌”这些有效举措,引导高安辣椒走上了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如今,产业园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高安辣椒喜提有机、富硒、绿色食品三项认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被江西省餐饮协会授牌为“江西小炒推荐食材”。
小辣椒大作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走进高安富硒辣椒产业园,谁能想到,这片沃土曾是制约村民致富的“拦路虎”。“以前种辣椒全靠肩挑背扛,遇到雨天连路都走不通。”上湖乡赤星村村主任王敏超回忆道。如今,产业园投资上亿元打造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面貌。
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正实实在在惠及每一位村民。王仁华去年承包15个大棚,收入达18万元。“现在种辣椒操心少了,只要管好大棚,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他指着自己的辣椒大棚笑得合不拢嘴。在分拣中心,村民贾细芽正麻利地分拣辣椒,她在基地做零工,每天能挣100多块,家里还承包了大棚种辣椒,生活条件眼看着真是越来越好!“去年攒够了钱,给儿子在市里买了婚房,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贾细芽擦拭着额头的汗水说道。
“依靠种辣椒,村民吃上了‘产业饭’,不仅种植户受益,而且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也实现稳定就业。现在家家户户盖起了独栋带前后院的房子,开上了小轿车。”王君颜说道,目前高安富硒辣椒产业园,辐射带动周边辣椒种植户9687户,每亩单产提高37.5%,每斤单价较其他种植户高30%,亩产平均收入超1.3万元。
随着辣椒产业蓬勃发展,村民收入增加,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更加强烈。村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拆除危旧建筑,栽种花草树木,打造美丽庭院。如今,上湖乡的村庄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文化墙绘随处可见,展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新貌,实现了产业与生态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科技赋能创新,品种培优新优势
“这片试验田就像辣椒的‘竞技场’,有上百种辣椒品种,我们每年要筛选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在产业园的辣椒品种试验田里,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黄国东正仔细记录不同品种的生长数据,他专注辣椒品种选育及种植10多年,对辣椒种植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
黄国东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模式,把田间“把脉问诊”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问题,拍摄成短视频通过抖音平台发布,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仔细讲解专业科学的农业技术,让新老农人都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把“农技课堂”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目前,他已在抖音平台上传了上百个短视频作品。
数字技术的应用为辣椒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产业园建设数字辣椒平台,利用大数据平台管理产业园的销售、大棚的浇水、施肥、虫情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等多种数据,让农事作业智能化、安全化,真正赋能特色农副产品。如今的高安富硒辣椒产业园,从实验室里的多元品种,到田间地头的智能设备;从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到辣椒数字平台,科技创新正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赵睿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