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安源镇集装箱水产养殖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见实效

3月27日,“寻访安源初心 聚焦高质量发展”2019媒体行记者来到萍乡安源镇石板村考察集装箱养鱼扶贫项目。

萍乡安源镇集装箱水产养殖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见实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3-28 10: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7日,“寻访安源初心 聚焦高质量发展”2019媒体行记者来到萍乡安源镇石板村考察集装箱养鱼扶贫项目。

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水产业养殖基地(李梓摄)

据介绍,萍乡市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安源镇政府近年通过产业扶贫而打造出来的一张名片。根据科技扶贫,产业助力的发展理念,安源镇政府采取多项优惠政策招商引资,2018年在该镇石板村占地20多亩引进百旺这一家水产业养殖基地。

记者走访百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水产业养殖基地考察集装箱水产养殖情况(李梓摄)

这家公司的主要产业是集装箱水产养殖,也是江西省唯一一家水产养殖基地,目前已投产的有10个集装箱,养殖草鱼与鲈鱼等。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后期将扩大至50个集装箱,通过物理、生物的方式生产,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产品质量有保障,口感又极佳。鱼的生产周期为二个月,一期可产鱼30吨,二期可达150吨,一年6批可达900吨,基本可以满足这家企业的销售定位――萍乡市区日常鱼品种的供应。

如何通过产业来带动贫困户脱贫?安源镇政府还是想了很多办法。据当地干部介绍,一为商家优惠提供场地,减免税收等方面提供便利,二与商业银行联系提供结每家贫困户一笔扶贫资金(1.5万/户,政府贴息),然后扶贫资金进入百旺公司生产周转,再由镇政府出面百旺与每家贫困户鉴定每年不低于8%的分红协议,保障贫困户的收入。

为了保障扶贫资金的安全,镇政府又督促商家与银行签订了担保协议,解决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深受贫困户的称赞。今年以来,石板村入股的贫困户每户已拿到了首批400元分红收入,缓解了大家生活上的资金压力,大家都喜笑颜开。另外,这家公司在种树,厂区维护,环境卫生等方面也尽量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此举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通过产业及其它的一些扶贫措施,目前该镇扶贫工作取得了一些实效。截至目前,全镇已脱贫114户381人,达到了预期阶段性目标。很多贫困户主动要求脱贫,积极要求脱贫的人数量在增加。有的人还积极向上甚至向党组委靠拢,不但自己脱贫还主动要求带另大家脱贫致富。真正做到了镇政府倡导的扶贫与扶志(智)相结合。

该镇十里村有一个贫困户名字叫肖洪国,男,43岁。他是萍乡市安源煤矿的一名普通职工,由于第一个小孩(10岁)有严重智力障碍,妻子患有胆结石等原因致贫,在得到了镇,村,企业的帮扶后家里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不久前他向村委会提出了今年要种植西瓜养殖黄鳝,龙虾的计划。目前,他正在加强这方面有关资料的学习并设法寻求解决资金上不足等问题。他的想法也得到了上级的支持。

石板村村民刘富林通过扶贫项目实现了脱贫,他的努力获得村党组织的肯定,还被村党组织提拔为该村的村干部。

石板村第二个贫困户刘永萍,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实现了脱贫。他在脱贫后,成为萍乡市第一个向党组织靠拢的贫困户。当别人问起他入党到动机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刘永萍脱贫的今天,不仅我要脱贫,我还想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奔。”

安源镇地处萍乡市东南,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爆发、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全国百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之一。距萍乡市区5公里,全镇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公顷,森林覆盖率63%,辖五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5.6万人,该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园林乡镇、全省百强乡镇、全省十大魅力乡镇等百余项中央、省市荣誉称号。

然而也就是这样一家乡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口致贫。据統计安源镇共有建挡立卡贫困人口165户共518人。其中安源村37户113人;跃进村33户119人;十里村32户97人;石板村34户106人;张家湾村29户83人。他们的生活指数生活在贫困线下。

据了解,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因学、因劳动力等致贫,其中因病致贫的贫困户86户269人(户占比52.12%,人占比51.93%),因残致贫的贫困户65户210人(户占比39.39%,人占比40.54%),因学致贫的贫困户8户25人(户占比4.85%,人占比4.83%),因缺劳力致贫的贫困户2户3人(户占比1.21%,人占比0.58%),因缺技术的贫困户1户3人(户占比0.61%,人占比0.58%),因其他原因致贫的贫困户3户8人(户占比1.82%,人占比1.54%)。

对此安源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推动脱贫攻坚“一季三会”制度,即一个季度召开三个会议,即脱贫攻坚工作布置会、帮扶干部工作汇报会、贫困户征求意见座谈会;定期开展帮扶干部培训会;成立安源镇脱贫攻坚工作交叉检查组,每个月开展一次脱贫攻坚工作交叉检查;镇扶贫站每个星期召开一次碰头会议。二是责任上压紧压实,实行主要领导分片、副职领导包村负责制,负责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推行驻村领导负总责,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对第一书记、帮扶干部管理考核机制,将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责任人,进一步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

在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脱贫机制后,该镇十分重视产业扶贫机制的建立,目前已投资200余万元在各村统一建设了村级光伏电站(一户一策资金),实现光伏发电全覆盖,光伏分红每年进行一次,打破均分;通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了安源村益康肉鸽养殖合作社、石板村鸿羽生态养殖合作社、跃进村萍乡峦岗种养专业合作社、张家湾村裕泉丰种养合作社、十里村萍乡百旺特色种养专业合作社5个产业扶贫项目。

在就业扶贫方面,该镇积极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培训,组织招聘会,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推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本地企业就近就业或是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就业,加大就业扶持补贴,对成功就业的贫困户给予岗位补助,每人每月100—2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24个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政府或企业组织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享受伙食、交通补助,每人伙食补助50元/天,交通补助30/天;加大对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的补贴,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6个月以上的企业,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人员工资每月在1580元以上,每安排1人就业,给予1000元/人/年资金奖补,就业10个月以上给予2000元/人/年资金奖补。

2018年安源镇组织3次现场招聘会、申报19人扶贫专岗补贴、同时发展2家扶贫示范点(扶贫车间)萍乡市峦岗种养专业合作社和萍乡市凯源鞋业公司,吸纳就业人数15人,其中农村贫困劳动力11人。并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48人开展蔬菜种植技能提升培训,安排了将近100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贫困户就业最大化。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