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6月5—6日将在宜春铜鼓举办

2019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在素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美誉的宜春市举办,会议时间为6月5—6日,会期一天半,会议地点在铜鼓县汤里文旅康养度假区。

2019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6月5—6日将在宜春铜鼓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5-28 16: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19年全省旅发大会新闻发布会现场(王健摄)

2019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在素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美誉的宜春市举办,会议时间为6月5—6日,会期一天半,会议地点在铜鼓县汤里文旅康养度假区。5月28日上午,在2019年全省旅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池红告诉记者。此次大会的主题是“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池红(王健摄)

据介绍,会议期间的主要安排有大会、旅游推介会、项目观摩、技术考察和相关配套活动。

2019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6月6日上午召开,省四套班子的负责同志,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同志将出席大会,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设区市1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1名分管负责同志、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各县(市、区)1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内主要旅游景区和重点旅游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共计300人左右将参加会议。会议将表彰2018年度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分析研判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对下一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向下一届全省旅发大会承办地授旗。

今年的全省旅发大会延续了上一届“开门办会、促进交流”的办会理念,将于6月5日晚通过推介表演的形式,向来自海内外特邀嘉宾介绍展示江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分别和今日头条、抖音的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及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月4日晚观摩《明月千古情》旅游演艺项目,6月5日全天观摩宜春市智慧旅游、同济明月山国际康养中心、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万载古城、铜鼓天柱峰(体验沉浸式红色文化中心)、汤里文旅康养度假区等旅游项目,让全体与会代表和海内外特邀嘉宾实地感受宜春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变化。

6月6—7日将分别组织受邀前来的同业嘉宾等对江西优质旅游线路进行技术考察,推出新线路新产品,听取同业意见建议,推动旅游线路产品购销合作。推荐同业踩线考察的优质旅游线路涵盖三清山、婺源、景德镇,修水、武宁、庐山以及赣州等地,在这些凝聚了江西最经典的山水与最璀璨的文化的地方,同业们将直接与江西的陶瓷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客家文化等近距离接触,在旅行中读懂江西。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旅发大会期间策划举办了若干配套活动,如“品鉴赣鄱——著名作家江西行”“外媒看江西”“抖音达人江西行”“头条带你游江西”等,分别邀请了部分著名作家、外国媒体记者、头条和抖音达人看江西、拍江西、写江西,通过他们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爱上江西。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还重点邀请了以下几方面的嘉宾赴赣观摩全省旅发大会相关活动:

一是驻华使节、国际友人和外国记者代表。截至目前,已有30多位各国驻华使节、领事官员、国际友人和外国记者将受邀来访。

二是境外旅行商代表。邀请了30多名丹麦、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台湾等地的旅行商和旅游机构负责人前来踩线,对接旅游线路产品购销。

三是各省(市、区)国内部分旅行社和著名旅游网站代表。邀请了80多名各省(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旅行社、旅游网站负责人前来交流合作。

四是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和知名作家代表。邀请了20多名著名作家和旅游专家在大会期间到江西宜春等地进行实地采风。

宜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水平(王健摄)

在2019年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宜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水平表示,本届旅发大会具有以下三个特色亮点:

一是凸显全域理念。宜春市把整个宜春当作一个大景区来打造,用文化脉络构建大格局,用自然生态连接大景区,着力构建全景、全时、全业的全域旅游格局。从景点安排来看,为了让大家获得尽可能多的旅游体验,宜春市总共安排了9个参观点,包括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此外,6月4日和5日晚将分别在明月山温汤、铜鼓汤里举办两场大型演出。从参观线路来看,从明月山出发,经过宜春中心城区,再到万载,最后到铜鼓,行程近200公里,沿途风景、语言、风俗各异,大家可以尽情领略沿途的风土人情。从旅游要素来看,“吃、住、行、游、购、娱”较为完备,真正实现游在宜春饱眼福,吃在宜春好口福,住在宜春享体福。就拿吃来说,在万载,可以享用极具地方特色的祠堂宴;在铜鼓,可以品尝客家小吃包圆,饮一杯香喷喷的干子茶,绝对让游客回味无穷。

二是唤醒文化记忆。宜春市深入挖掘独特文化资源,使静态的文化活起来,把久远的记忆找回来,使广大游客在宜春感受到文化旅游融合的新体验、新乐趣。比如,宜春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宜春不是中国禅宗文化的诞生地,但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化”的重要转折地、禅宗文化的定型地,如“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从此中国禅宗文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和禅宗规矩,才有了中国禅宗文化“一花开五叶”的盛况。在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广大游客可以听禅乐、阅禅经、品禅茶、悟禅道,在禅宗圣地涤荡心灵。又如,宜春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在万载古城,可以欣赏万载得胜鼓和开口傩表演,观看万载花炮、夏布织造技艺,这些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如,宜春红色文化高亢激越。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宜春铜鼓县等地领导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亮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面军旗。铜鼓秋收起义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中心,紧扣“毛泽东统帅之路起点”这一主题,通过VR等现代技术手段,情景再现秋收起义“毛泽东在铜鼓”系列真实故事及历史场景,广大游客可以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三是融入智慧元素。宜春市已上线运行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查询、门票预订、智慧解说、虚拟体验等八大功能。游客通过一部手机就可随时掌握宜春旅游动态,享受全景式、全链条、全程化智慧旅游服务。例如,在宋城·明月千古情景区,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实时了解景区内厕所分布及使用情况;在宜春禅都文化博览园,用手机扫一扫,马祖道一禅师就会“现身”,为游客读禅诗,讲禅宗故事。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