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8月17日电(记者范帆)江西,从巍巍挺拔的井冈山到静静流淌的于都河,这片土地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如今,这里仍在续写新的传奇: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飞奔疾驰,向贫困发起总攻的鼓角争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砥砺奋进七十载,革命老区早已“换了人间”,江西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前行。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2019年上半年,江西省生产总值达到10757.2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6%;战略性新兴产业占21.5%……
在这份令人瞩目的年中经济“成绩单”背后,是江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色优势,实现“换道超车”的成果。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历史性机遇,江西大力拥抱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航空产业、VR产业、物联网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加速聚焦,助推江西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借助高铁枢纽的区位优势,位于江西东北隅的上饶已经引进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大数据研究院、华为云数据中心等一大批互联网研究平台和企业,强化新兴产业集群效益。“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互联网新经济关键在于‘人脑+电脑',因此我们更加注重通过创新来推动产业发展。”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管委会主任龚汉城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江西今年还实施“2+6+N”产业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即打造有色、电子信息2个万亿级产业,装备、石化、建材、纺织、食品、汽车6个五千亿级产业,航空、中医药、节能环保等N个千亿级产业。
打响老区脱贫攻坚战
夏日炎炎,在永新县禾川镇汴田村的蔬菜基地,“第一书记”吴页宝正和村民一起平整土地,准备下一季的辣椒种植。今年5月,本已经结束任期的吴页宝,因为割舍不下村里的乡亲们和脱贫事业,又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回到村里继续担任“第一书记”。
“眼看着村里扶贫产业的效益越来越好,这个关键时刻我必须留下来,继续再加把劲,帮助村里巩固脱贫成果。”吴页宝说。
作为革命老区,江西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齐上阵,36万名党员干部扎根扶贫一线、结对帮扶,以昂扬的斗志吹响了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号角。
奔波在田间地头,穿梭于村头巷尾,扶贫干部们的努力换来了一个个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脱贫。到今年初,江西的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385万人减至50.9万人,近3年江西有18个贫困县脱贫,最后7个贫困县今年将全部摘帽。
为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从今年8月开始,江西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脱贫攻坚“秋冬巩固”行动,对照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四项任务,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问题,勠力同心攻克深度贫困,带领群众向着全面小康全力冲刺。
绘就生态文明画卷
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行走在南昌市艾溪湖湿地公园,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徐徐映入眼帘。这里的旖旎风光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散步休闲,放松身心。
艾溪湖湿地公园只是江西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先行先试,不断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今年年初,江西省发布的《关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情况的报告》显示,江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63.1%;设区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8.3%,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达1070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洁空气标准……
这一连串数据彰显的是绿色生态这个江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与此同时,江西还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价值转换通道,将绿色生态“变现”成为惠及人民群众的真金白银。
地处大山深处的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山林葱郁,空气清新。过去,村民守着大山却只能卖木材、挖山货,换取微薄收入。2017年,一家企业看中这里的良好生态,和当地政府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我们把好山好水折价入股景区,景区每年拿出门票收入的30%给大家分红。”金竹畲族乡党委书记王秀英告诉记者,今年全村共分得第一笔分红27万多元。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正不断汇聚绿色新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