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把心和群众贴在一起——记南田村第一书记王震

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在会昌县高排乡南田村,时常有一个身影活跃在村头巷尾嘘寒问暖,帮扶解困。目前,南田村脐橙种植面积达到3500多亩,并建成了300亩小龙虾养殖基地、100亩贝贝小南瓜大棚种植基地、50亩灵芝种植基地。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把心和群众贴在一起——记南田村第一书记王震

来源: 中国会昌
2019-09-23 10: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在会昌县高排乡南田村,时常有一个身影活跃在村头巷尾嘘寒问暖,帮扶解困。

“王书记,今年中秋节不回北京,来我家过节吧。”面对村民们的热情邀请,王震笑着婉言拒绝,“这个假期我要外出办事呢。”王震是中国日报社派驻南田村的第一书记,伴随着两年多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当地群众早已将他视作一家人。

2017年8月2日

王震来到南田村开启了驻村生涯

“北京的小伙子来南方的村庄扶贫,能适应吗?”

有些村民质疑

面对村民的质疑,王震暗暗地下决心

一定要在这广阔的农村

干出一番事业

农村的工作和生活与城市有着天壤之别,初到村里,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王震从与村民打交道做起,从半懂不懂的语言交流到跨过语言障碍,慢慢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王震逐渐喜欢上了脚下这片土地。

为了更高效率地开展帮扶工作,他虚心向基层干部请教农村工作方法,第一时间学习扶贫惠农政策,主动要求村干部带他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唠家常,细致了解村里72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在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很快熟悉了全村村民的情况。

王书记很贴心

他给我们修了桥铺了路

就连我家的厕所漏水都是他请人修好的

刚到南田村时,王震了解到村里交通设施不便,产业结构单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为了改变落后的现状,驻村期间,王震往来于北京和会昌之间,主动向单位报社汇报情况,先后为南田村筹集了近80万元的项目资金。

在通往该村圳下小组的村道上,一座由中国日报社捐资修建的桥梁巍然屹立着。原本此桥桥面狭窄,桥两端落差较大,两侧无围栏保护,村民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王震了解情况后,主动从报社争取扶贫项目资金22.55万元,对桥梁进行了扩建加固。经过加固后的桥梁,不但桥面扩宽到6.3米,还增加了人行道,桥两侧还新装了两盏路灯,村民们对此赞不绝口。

产业发展是脱贫增收的关键,南田村原来的主导产业仅有水稻和脐橙。为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王震积极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扩大脐橙标准化种植面积,积极帮助农户解决脐橙种植技术和销售问题。同时又与村“两委”班子、挂点单位的同志深入专题探讨,积极引进龙虾养殖、贝贝小南瓜、灵芝种植等产业。

如今的高排乡南田村,昔日零散的稻田变成了大型龙虾养殖基地。基地建成后解决了村里16户贫困户就业问题,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

目前,南田村脐橙种植面积达到3500多亩,并建成了300亩小龙虾养殖基地、100亩贝贝小南瓜大棚种植基地、50亩灵芝种植基地。在中国日报社的资助下,村里还建成了一个700平米的养殖扶贫车间。扶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的创新,让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两年任职时间即将结束的时候

他选择向单位申请延期一年

“虽然村子已经脱贫

但村里许多产业尚在起步阶段

等我们的产业稳步发展了

我再回去。”

(会昌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