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家协会·南丰面具舞蹈文化周于9月27日开幕

中国舞蹈家协会·南丰面具舞蹈文化周于9月27日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9-27 17: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7日,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江西省文联、抚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南丰县人民政府、抚州市文广新旅局承办的中国舞蹈家协会·南丰面具舞蹈文化周开幕式在南丰县桔都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表演队伍,应邀嘉宾、媒体记者、干部群众代表等共计40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舞蹈家协会·南丰面具舞蹈文化周开幕式现场(剑锋摄)

活动以“面具文化”为主题和切入点,旨在通过将面具与舞蹈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回望过去、展望未来,以文化讲述中国,以文化沟通世界。

中国舞蹈家协会·南丰面具舞蹈文化周踩街活动现场(丽萍摄)

活动主要包括了踩街、采风、面具展览、研讨会和联欢会等重要环节。通过这些形式,将中国乃至世界的面具文化做一次深入的挖掘和展示。面具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类社会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从面具诞生的第一天起,佩戴面具就隐含着隔离、变换、沟通、逃离等深藏于人类潜意识中的诉求,无论这种诉求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是发生在人与其所不能完全掌握的“世界”之间。正因为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面具成为了表达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重要载体。在庆典、节日、祭祀等仪式中被大量运用,并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发展出各种具有传承价值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形式。因此,了解和研究面具文化,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从这个过程中去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此次活动主要通过展示性和参与性两个方面,使面具文化能够走进百姓生活,让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绽放出新的光彩。展示性方面以“踩街”的表演形式为主,“踩街”表演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社火表演,演员和观众之间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来自国内外24支的表演队伍在既定路线上进行踩街表演,逐一展示各地的面具文化。开幕式寓意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停歇,文化的发展同样永不停歇。参与性方面以群众狂欢互动的环节为主,让观众充分参与其中去亲身体验面具带给人们生活的乐趣。活动举办期间,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百姓们与各地面具舞蹈表演团队一起欢舞共庆,为祖国庆生。

参加此次活动的南丰面具舞蹈节目共有4个,皆为傩舞及傩舞研创节目。南丰傩舞始于汉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古朴质拙、颇具原生形态而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2006年南丰傩舞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今,南丰傩舞遍及城乡,不仅保留有古老的傩祭仪式和江西现存最早的上甘村明代傩神庙,并且现有110多个傩班、120多种不同类型傩面具、2000多名傩舞艺人,传统的跳傩在民间传承不息。南丰傩舞还多次应邀远赴日本、韩国、法国等国演出,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观众的赞誉。2015年,南丰傩舞获得“第三届中国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的文艺山花奖。2016年,由石邮村傩班、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联合主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创作品《傩·情》登上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演出,随后该剧在清华大学、海南省2017迎新春跨年晚会、甘肃敦煌大剧院等地演出,反响热烈。此外,拍摄其创作过程的纪录片《傩·缘》也先后斩获“金桂花奖——最佳纪录微电影”“雷米金奖(表演艺术类)”等奖项。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