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已经成为南昌一张靓丽“新名片”

“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已经成为南昌一张靓丽“新名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0-21 15: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VR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爆发点,是南昌聚焦聚力重点培育、全面扶持引领发展的重点领域。南昌被确定为世界VR产业大会永久性会址,“世界VR看中国、中国VR看南昌”已经成为南昌一张靓丽“新名片”。10月20日上午,在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产业对接会上,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文斌就南昌市推进VR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关情况做了简要推介。

10月20日上午,在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产业对接会上,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文斌就南昌市推进VR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关情况做了简要推介(王健摄)

杨文斌表示,去年10月以来,为充分用好世界VR产业大会成果,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南昌市制定了全球领先的VR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VR产业发展“千万亿”的宏伟蓝图(“千”:即聚集1000家以上的虚拟现实企业;“万”:即培养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亿”:即实现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产值),到2023年“打造南昌世界级VR城市”。

扎实牢固的产业基础。南昌市电子信息产业突破千亿,光学设备、精密仪器、传导控制、机械制造等领域积累的雄厚技术基础,为南昌VR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微软、HTC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集中落户,北理工、北建大、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等研究机构相继落地,泰豪、科骏等本土企业快速成长。一批VR+制造、教育、医疗、文旅试点应用全面启动,多方位打造VR应用场景。VR软件、内容、制造、应用等产业链生态逐步完善,VR、AR、AI、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汇聚起南昌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能。

充足优质的人才储备。南昌是江西省的科技、教育、文化、人才中心,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3所,中等专业学校26所,职业高中17所,2018年各类学生72.4万人,其中高校64.3万人,各类中专学校、职业高中共计8.1万人,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能为南昌VR技术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南昌发展VR的人才需求。尤其是自2016年以来,南昌有超过30所院校设置了影视、游戏、动漫等VR周边学科,10所院校设置了VR专业方向。南昌市进一步建立了VR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成立了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人机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会,与本土高校南昌工学院联合打造中国(南昌)虚拟现实技术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初步奠定了校企共建VR产业研究、人才培训的优势。

全产业链的平台支撑。在设备硬件、内容升级,国家级创新中心申报、检测资质获得CMA认证等关键环节发力,南昌市全面优化升级了“四大中心”“四大平台”核心生态项目。“四大中心”分别是按照《中国制造2025》指导精神建设的VR产业创新中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的国内一流水准的VR体验中心;24小时全天候营业“永不落幕”的VR展示中心;紫光集团高标准建设的国内行业首个VR云服务管理体系——VR云中心。“四大平台”分别是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建立的国内首个具备VR领域国家标准制定及检测能力的VR标准检测平台;与本地院校联合打造的产、学、研一体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平台——VR教育平台;由中国网库打造的全产业链单品交易平台——VR交易平台;依托江西省级金融商务区资本环境建设的VR资本平台。

“一核两翼”的空间布局。“一核”是指以红谷滩新区为核心,联合绿地、华为公司投资500亿元,南昌市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业内顶尖、富有特色”的VR科创城,总面积9.3平方公里,通过“会展+应用”的体验经济带动VR全产业链集聚,形成内容、软件开发、分发平台等环节的产业闭环。“两翼”是指南昌高新区和小蓝经开区,将依托现有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主要定位于VR终端设备、配套设备制造和VR配套业态,丰富产品有效供给,巩固和拓展南昌市VR产业链条。

系统精准的政策扶持。按照“精准发力、全国领先”的思路,南昌市完善出台了2018升级版产业政策和实施细则。按照“以市场换产业、以应用换技术、以试点换示范”的发展路径,省市区三级每年各安排3000万元,专项支持VR试点示范应用。明确对重点龙头企业,极具市场前景的创新型企业、引爆性项目、顶级研发机构、自主技术创新平台,以及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的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力求在既有产业生态独特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和实施系统化、精准化的政策体系,领先国内其他城市的政策扶持力度,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南昌VR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领先优势。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