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来了,赣南人民不只是期盼

昌赣高铁明日开通,届时赣州全境将开行35对高速列车,客流的骤增将推动全市经济和贸易的全方位发展-- 高铁时代的到来,赣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将深刻影响赣州市产业特别是以客流为基础的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高铁来了,赣南人民不只是期盼

来源: 江西日报
2019-12-26 09: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昌赣高铁明日开通,届时赣州全境将开行35对高速列车,客流的骤增将推动全市经济和贸易的全方位发展--

高铁来了,赣南人民不只是期盼

定了!全省上下关注的昌赣高铁12月26日开通运营。这条老区人民期盼的发展线、振兴线、扶贫线和幸福线,带给南昌、吉安和赣州沿线乃至我省周边地区的影响将是深刻而久远的。

昌赣高铁开通,赣州全境受益最大,将加快赣南融入长三角、珠三角及闽东南的步伐

京九铁路开通运营后,给赣南人民观念、经济、民生等带来了全方位的变化。时隔23年,赣南人民又迎来昌赣高铁,那种期盼是难以用言语形容和表达的。在大余县丫山大龙山生态酒店举行的“乘着高铁游赣州”专场推介会上,赣州市副市长何福洲深情地向记者介绍说,昌赣高铁串起人民军队、中国革命、共和国三大“摇篮”,将进一步促进赣州与周边地区的文化旅游交流和经贸投资合作,推动赣州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昌赣高铁开行,赣南无疑受益最大。届时赣州西始发列车将开行24对,瑞金始发列车3对,以及8对跨线车。包括开行赣州西至南昌(西)列车16对,至武汉2对,至郑州东、杭州东、长沙南、南京南、九江、景德镇北各1对,其中赣州至长沙是首次开行直通列车;开行瑞金至南昌(西)列车2对,至北京西列车1对;依托昌赣高铁,开行厦门至武汉、西安、成都、南昌等方向列车7对,福州至萍乡列车1对;赣州至南昌、九江和上饶运行时间将压缩2小时至5小时不等,缩短至2个小时左右。赣州全境总计开通运行35对高速列车,同时,赣南各地与粤、闽、湘、浙、沪、皖、鄂等周边省市及城市群的交流和互动将更加频繁和密切,并实现入境客流的快速增加和入境客源质量的提升。可以展望的是,高铁开通后,赣州各种商贸经济活动将更加密集活跃,进而助推赣南各地产业经济发展的提速提质,以及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升级,最大程度地增加地方百姓的收入。

赣州借助昌赣高铁,至省会南昌间可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大幅提高京九通道客货运输能力。同时,依托京九、赣瑞龙等铁路纽带,赣州港“买全球,卖全球”,呼应“一带一路”倡议,开通19条中欧(亚)班列线路,成为全国铁海联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内陆港。而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3个发达经济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则将进一步改善赣州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实力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可期的未来,昌赣高铁向南再延伸至深圳,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将实现快速通达,那时的赣南成为中部地区快速崛起新引擎并不是梦。

对接高铁入境,赣州各地各部门及经济实体既有切实行动,更见深谋远虑

12月10日下午,旅游大巴载着记者们从赣州西站来到有“中国乡村版迪士尼乐园”美誉的大余丫山森林公园风景区,参加在这里举行的昌赣高铁新闻发布会暨“乘着高铁游赣州”专场推介会。就是这么一个由土生土长的乡村农民建设和管理运营的丫山风景区,创出了堪称奇迹的业绩。当地大龙村一个叫唐向阳的农民,开矿积累资金后转型搞旅游开发,与村民一起通过多种方式先后投入10亿元,把3万亩的丫山打造成集山地运动休闲、森林康养度假、乡村旅游观光,以及酒店民宿、种养加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每年吸引200多万游客来此观光度假,带动本村1200多人实现年人均收入超2万元,以及周边4乡镇20多个村的上万农民脱贫。

据介绍,赣州市依托毗邻广东和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山水、红色和古色文化资源,通过创新启动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打造超百个旅游扶贫重点乡镇,形成“旅游+产业+扶贫”的精准脱贫模式。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65.2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8.9万,3年间减少46.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45%。

高铁时代的到来,赣南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将深刻影响赣州市产业特别是以客流为基础的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对接高铁时代的到来,赣州开工建设6条总长逾47公里的市内快速路,总投资达140多亿元。目前,迎宾大道和文明大道2条快速路已建成通车,旅客出入市内更加顺畅。市文广新旅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市区和各县(市、区),各县(市、区)之间,以及各景区门前“最后一公里”的改造升级,都已提前完成,并全部开通旅游直通车。市里还斥资1000万元在赣州至北京、赣州至上海等重要线路进行旅游推介,以吸引更多客源。

策应高铁时代的到来,赣州加快宏观层面改革,高位推进全域旅游的布局。早在两年前即整合配强旅游投资集团班子,整合重组集团子公司,将赣南宾馆、小火车、码头、林场等12类产业的资产划转给集团公司运营;从2017年始,每年召开全市旅游流动现场会,市四套班子参加,进行调研评比,高位推动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启动总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的高铁集散中心项目,主要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大楼、长途客运站、阳明湖森林小火车总站台、停车场、综合大楼、酒店公寓楼、配套商业等,总投资超13亿元;依托全市红色、古色和客家文化优势,拓展和丰富旅游产品,上大项目,做大景区,完善旅游配套,提升旅游产业整体水平档次。推进阳明湖、通天岩两个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升级改造;加快赣州方特复兴之路文化科技主题园红色旅游项目建设,这个总投资33亿元的重大项目自2018年4月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0亿元,完工十大主题场馆土建工程,计划明年4月开园试运营;着手在瑞金、于都等地打造重量级红色旅游项目,举全市之力谋划发展好红色资源优势,挖掘传承好红色文化。

记者手记

有机遇,更要有思路和干劲

即将跨入新的一年,981万赣南人民收获这份大礼:昌赣高铁将于12月26日开通运营,赣州从此进入高铁时代。脱贫攻坚,决胜2020年。新的一年,赣州市如期实现“精准脱贫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又添新动力。

为圆老区人民高铁梦,记者聆听了铁路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们对各个环节精益求精的故事。高铁来了,记者更领略了赣南人民谋事的眼界和思路,广大干部群众实干敢拼的“速度与激情”。

中央对赣南革命老区厚爱有加,赣南的干部群众更是夙兴夜寐,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在做好红色文化传承和惠及民生这篇大文章上深谋远虑,花大气力挖掘红色资源,大手笔规划建设红色旅游项目,创造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一等的工作”。

高铁来了,赣南人民用实干和成绩证明了“高铁,他们不只是期盼”。未来,赣南人民将更加努力去实现“给我一个机遇,还世人一个奇迹”的目标。(记者 李新科)

(李新科)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