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115.5亿元,25个口岸经济项目成功入驻南昌县

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抢抓机遇谋求长远发展。总投资超115.5亿元的25个口岸经济类项目成功入驻南昌县,也将加速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发展,助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总投资超115.5亿元,25个口岸经济项目成功入驻南昌县

来源: 央广网
2020-05-16 21: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广网南昌5月16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李悭)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以抢抓机遇谋求长远发展。5月16日,南昌县举行“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发展服务中心落成暨口岸经济项目入驻签约仪式”,积极布局口岸经济发展。总投资超115.5亿元的25个口岸经济类项目成功入驻南昌县,也将加速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发展,助力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

建设落成的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发展服务中心是南昌向塘国际陆港的重要建设内容,南昌向塘国际陆港将建成集铁路线路、联检大楼、海关监管仓库、国检监管仓库、口岸综合楼、H986扫描大厅以及相关生活配套设施一体综合型国际陆港,届时南昌向塘的口岸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将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

仪式现场,南昌向塘港口还与莆田湄洲湾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就推进现代物流发展、以散货为主的海铁联运发展、口岸通关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莆田市是距离台湾最近的海西城市,其湄洲湾港口是一个被誉为“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港口建设和发展迅猛。南昌作为全国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省会城市。两地将通过开展经贸合作、推进海铁联运发展,充分发挥港口和铁路运输大运量、大纵深、高效率、高效益等优势,有机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形成综合性的比较优势,即为南昌市企业打开一条进出口快速通道,优化区域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也为莆田拓展港口腹地,更好服务内陆省份提供支持,实现两地合作共赢发展。

据介绍,此次集中签约入驻的口岸经济项目有25个,其中世界500百强投资项目3个,大型国企投资项目6个。涉及供应链金融、国际货代、港口贸易、报关报检、信息技术服务、无车承运人和无船承运人等多个业态。项目总投资超过115.5亿元,预计全部达产运营后,可实现年税收5亿元。

另外,为助力入驻企业发展南昌县还将出台“支持向塘国际陆港发展扶持办法”,设立5亿元专项扶持资金,为入驻企业提供办公用房、财税奖励、金融信贷、资金周转等全方位支持,帮助企业成长。

未来,南昌县将以向塘国际陆港为中心,打造辐射全省的外综服务基地,填补该县现代化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空白,提升外贸企业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向塘作为江西地区的外贸服务示范基地和创业中心。

南昌县向塘镇作为全省最大的建制镇,境内有全国第二、江南最大的向西货运编组站,江西南部地区70%的货物必须经过向塘进入省会南昌,并通过向塘发往全国各地,是南昌乃至江西重要的物流节点和货物集散地。近年来,南昌县(小蓝经开区)积极抢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大南昌都市圈等有利战略机遇,全力推进了向塘国际物流港和南昌(向塘)铁路口岸建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2017年2月15日,南昌县采取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运营、“铁地”合作的方式,开通南昌(向塘)至深圳盐田港,首条“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开启“借港出海”发展战略。随后,该县又相继开通南昌至宁波北仑港、福建江阴港、厦门高崎港等铁海联运出口线路,实现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

随着对外通道的不断拓展,品牌效应的不断凸显,南昌县紧紧依托向塘良好的铁路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推进南昌(向塘)铁路口岸建设,先后开通南昌(向塘)至荷兰鹿特丹、越南河内、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白俄罗斯奥尔沙等5条国际直达货运班列,不断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省市扩大对外开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从向塘始发的外贸货运班列达到9条,全年开行班列654列,进出口货物3.2万标准箱,占全市的90%,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正在形成。

在拓宽对外开放通道的同时,南昌县还坚持把铁路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投资近45亿元,加快推进了向塘物流园区“五纵六横”道路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跨境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现代物流产业。目前,向塘物流园区高标准物流仓储面积近25万平方米,占全市一半以上,集聚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国美、唯品会等全国前五强电商,以及传化、宝能等30余家物流领军企业。全省首个京东电商结算中心成功落户,菜鸟网络、京东亚洲一号等重点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铁路物流基地一期,商品汽车铁路运量超10万辆,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最大的商品汽车铁路运输基地。向塘以电商物流为主,汽车物流、口岸物流为辅的“一主两辅”物流产业格局已布局完整。

(王一凡)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