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南昌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0-23 15: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23日,记者在南昌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10月20日上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南昌市再次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顺利实现了创建“九连冠”的奋斗目标。黄喜忠市长、曹国胜政委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代表参会,代表南昌市在第一轮首先领取奖牌和荣誉证书。

南昌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新闻发布会(王健摄)

南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市双拥办副主任邓宏告诉记者,自1991年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活动以来,南昌市广大军民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军爱民、民拥军的思想在英雄城蔚然成风。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来抓,全力推进“英雄之城”建设,促进了双拥工作大发展、大提升。

健全“两大体系”,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南昌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要求,建立了强有力的双拥工作机制体制。

一是高规格建立双拥工作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将双拥工作纳入军地工作的重要议程、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完善了党委议军、军政座谈、军地联席、走访调研、双拥专题会商、军事日活动、国防教育培训等一系列制度。将“双拥”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和市直机关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之中。推动双拥工作在建章立制中抓好落实、在互通情况中促进沟通、在互学互访中增添亲情,双拥工作始终处于党的强有力的领导之下。

二是高标准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各级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局。按照“五有”标准和“全覆盖、顶格配置、优先保障”的工作要求,全市共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2073个,市县两级均配备了双拥专职工作人员,市县乡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定编(定岗)724个,村(社区)配备退役军人服务专干3565名,落实专干工作报酬经费3801万元,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网络。

打造“四大品牌”,南昌经验全国唱响

围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南昌全市扎实做好双拥工作,打造了四大双拥工作南昌品牌,在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局长培训班上,南昌市就双拥工作经验做法作典型发言,双拥工作南昌经验走向全国。

一是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品牌。深挖红色资源,打造了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方志敏烈士陵园、“小平小道”等红色革命教育场所;新建了军事主题公园、南昌舰主题公园、牛行车站和建军雕塑广场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拓展和丰富了红色文化传承平台。弘扬红色文化,《建军大业》在南昌拍摄,并获“五个一”工程特别奖。举办了南昌国际军乐节、中国军事影视节等活动,制作的“天下英雄城”形象片亮相纽约和东京,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加强思政教育,在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开设八一讲堂,持续开展“一月一堂课”,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聘请军休老干部、专业讲师等为退役军人授课,通过讲党史、红色故事、现场教学等,开展线上线下课堂1300余场,8万余名退役军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掀起了传承红色基因热潮。

二是打造“尊崇工作法”品牌。探索创新了以“七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尊崇工作法”,得到了中央部委领导、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依托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建立退役军人数据库,为退役军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优质化的尊崇服务,涵盖移交安置、就业创业、军休服务等方方面面。广泛开展“走千村、联万户,三送三访全覆盖”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行动,走访联系退役军人3万余人,收集问题建议300余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500余个。深入开展“尊崇百万退役军人‘大走访、办实事’”、“尊崇之星”评选、“满怀忠诚讲尊崇、百业千行共拥军”等三大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现役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三是打造拥军优抚保障品牌。近四年来,共发放优抚资金4.3亿余元,重点优抚对象全部纳入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和医疗救助范围。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基本医疗费用保障达100℅。全市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基数标准位列全省最高。各旅游景点、公园、文保单位对现役军人和残疾军人免费开放,实现市内公交、地铁现役军人和残疾军人免费乘坐,并为部队开设“拥军专线”近10年;为军人子女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就近入学入托、中考降分录取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协调落实300余名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协调解决90余名随军家属安置问题,帮助380名随军家属解决就业、小孩入学等方面问题,随军家属未就业补助提高至750元每月,补助标准为全省最高。

四是打造双拥志愿服务品牌。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双拥志愿服务队)160余支,南昌市双拥工作志愿者登记在册人员近千名,常年参与双拥活动的人员近万人。以社区为单元、退役军人服务站为单位,周密制定年度活动计划,每周围绕不同主题组织开展双拥活动,内容涵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咨询、文体活动、就业招聘、国防教育等方面,每年开展的双拥志愿活动达5000余场,社会各界参与双拥活动热情高涨,成为一种常态。

创新“融合共建”,结出“军民团结之花”

充分发挥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全民参与、全员发动,推动了军地双方融合发展。

一是军地融合共建。与驻昌部队、海军南昌舰和曾在南昌起义中立下战功的两支部队建立共建关系,常态化开展文化拥军、科技拥军等双拥共建活动,市政府投入100万元用于南昌舰舰艇文化建设。2020年1月12日,我国首艘万吨级055型驱逐舰-南昌舰正式入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八一”军体运动队集体落户南昌,29支运动队的37个项目队身披“八一南昌”战袍征战国内外赛场,6个全国职业联赛主场落户南昌,极大提升了南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驻昌部队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动参与精准扶贫、扶老助孤等工作,特别是在今年抗洪抢险攻坚战中,驻昌部队与党员干部、退役军人一起,在抗洪抢险一线构建了一道钢铁长城。积极组织引导民营企业等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阶层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市双拥共建企业有120余家。

二是强化基础保障。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军用摩托车、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批海防导弹都在南昌诞生。多年以来,南昌在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的同时,不断推进军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近两年来,投资2.68亿元用于完善交通、军供站、烈士陵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四年来,全市军供保障任务量居省内11个地市军供站前茅,多次得到东部战区的表彰,南昌市在现有向塘军供站全面启用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一级军供站标准,全面推进总投资约1.1亿元的南昌西军供分站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一流的军供站。

三是典型示范引领。南昌县冈上镇开辟“拥军菜园”、军民创建一条街,东湖区建立全市第一家“公助民办”博物馆——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积极总结了一批各级各部门有亮点、能复制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进行示范引领。广泛推荐、宣传先进典型,南昌市荣获全国、全省最美退役军人、模范退役军人14人,市、县、乡、村分别推荐、评选出“最美退役军人”104名,推选优秀退役军人作为火炬手参加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充分发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市方志敏烈士陵园的国防教育功能,使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参与感、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越来越强。

双拥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多年来,南昌市军地各部门、各县区、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推动了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南昌市将在“八一精神”的引领下,继续推动双拥工作“全省领跑,全国领先”。(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