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七旬退休老师笔耕不辍出书育后人

江西临川七旬退休老师笔耕不辍出书育后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1-03 14: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谢谢韩老师的《名人名言精选》,它让我更热爱自己的职业,它告诉我要时刻不忘记学习。”“看了韩老师的书,我觉得孝心最重要。”11月1日下午,笔者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桐源中学校园里采访时发现,师生们正在广泛传阅一本书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对这本书都爱不释手。这本书就是临川退休教师韩金根编著的《名人名言精选》。

一个闲不住的老人

韩金根是临川区桐源中学的退休老师,今年已经79岁。他15岁以前的生活,就是放牛、砍柴、种田。为了补贴家用,即便是天寒地冻,他也要挑一担柴走10多里路去卖。出于对外世界的强烈渴求,韩金根爱上了读书,并通过刻苦学习考上了原南昌洪都大学。之后,分配到桐源乡教书。这一教,就是40多年,直到2004年退休。

都说书香墨气可以颐性养年,这话一点也不假,韩老师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了许多。目光炯炯,声音朗朗,话语滔滔,让笔者感受到老人的那份激情。

 对于老伴 韩金根,妻子最了解不过。在退休前,妻子就很少见他清闲过。“除了工作,家里的事情他基本不管。”妻子对丈夫还是颇有微词。本想丈夫退休后会闲下来,享受一下生活。没有想到,他比退休前更加忙碌。每天,从早到晚, 韩金根基本上是关在书房里。

“白天我总觉得不够,所以晚上就接着干,经常干到10点多钟。” 韩金根说,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要编一本书。这本书的作用有三个。一是激励年轻人成大器,二是让成年人美满幸福,三是让教育工作者永远热爱教育事业。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起到这三个作用呢? 韩金根想到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

一个善于积累的老人

1962年大学毕业后,韩金根一直自费订阅报刊,50多年来从未间断。在韩金根的书房里,笔者见到了两个大书架,上面摆满了老人订阅的各种书籍和报刊。其中,报纸《参考消息》是最多的,有1万多份。“能够编出这本书,这得益于自己平时长年累月的资料积累,这也是我生活的乐趣所在!”韩金根说,每每翻看这些书籍和报刊,精神都会为之一振。

韩金根自幼好学,善于收集名人名言。只要一有空,总是书不离手。只要一看到好的书,他不惜高价必买无疑。只要看到好的报纸,他立即订阅。那时,没有电脑打字,有许许多都靠手抄。说话间,韩金根就抱出了一摞摞发黄的手抄稿,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退休后,韩金根将大部分时间用在编书上。他说每发现一条名人名言,就好像发现了指引后人前行的一盏明灯。正是因为有着这种信念,鼓舞他克服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个心系后人的老人

经过韩金根多年的努力,去年,他编著的《名人名言精选》终于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该书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而是一句能够影响我们一生的话。”《名人名言精选》一书的封面上,摘录了《一句话一辈子》里的句子。编著收集名人名言,无异于大浪淘沙,韩金根从十多万条名人名言中,精选了2100条古今中外哲人志士的人生感悟、至理格言。这些格言分为人生、道德、爱情婚姻家庭、知识、教育、友谊、健康、政治、艺术、财富、时间、旅行等10多个部分。这些名言或出于名篇佳作、或出于名家名人之口,但都简洁凝练并焕发出智慧的光芒。

亲人都劝韩金根该歇歇了,他却说:“在晚年时候,能给后人留下点什么?留下钱财,总有花完的时候,而通过出书,能给年轻人留下永远的财富。”

韩金根坦言,出书只是想完成一生的梦想,也为后人留下人生财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让韩金根有了充沛的动力,编写《名人名言精选》这本书将他的退休生活点缀得缤纷灿烂。 (章晋辉摄影)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