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非遗”迎春好热闹!92.8万人在线共寻传统技艺光芒

临川“非遗”迎春好热闹!92.8万人在线共寻传统技艺光芒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2-04 09: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月3日,为推动抚州市临川区非遗项目创新发展,广泛传播抚州市临川区非遗文化,抚州市临川区文广新旅局、临川区第一文化馆、临川区第二文化馆于2021年2月3日在文昌里,精心策划并举办以“缤纷非遗迎新春”为主题的大型网络云直播活动。本次直播通过微信平台面向互联网直播。参与网友共计92.8万人,取得圆满成功。

短短两个小时的直播,涵盖内容非常丰富,展示了临川区文广新旅局近年来非遗保护的成果,同时也是响应文旅厅“犇游江西,温暖过年”的活动。广大网友跟随着镜头一一欣赏了包括临川篾编、临川话文+ 抚州采茶戏、临川金银錾刻、木质浮雕等多个非遗项目,了解非遗项目文化,品味临川独特新年风味。网友们发起了热烈积极地讨论,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要来临川区打卡,听一听采茶戏、看一看木制浮雕、尝一尝藕丝糖!非遗项目结合在线云直播是历史与当代的完美融合。非遗项目通过云直播方式得以传播,为广大网友熟知,得以在新的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

临川篾编

临川篾编技艺独特之处在于在竹编经纬篾上“取雨点”做画法。为了追求画面的精致,对篾条的粗细要求极高,细的篾片甚至细若发丝,使画面的细微处得到细致的表现,显得精细精美。直播现场,临川篾编省级传承人徐建元、市级传承人徐志俊先生为观众直播展示“取雨点”作画。

临川话文+抚州采茶戏

临川话文一般用临川地方方言演唱,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且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内容包罗万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临川话文市级传承人刘德兴先生、付青青先生现场的话文,更是让网友忍不住跟着节奏动起来,被网友戏称为方言rap。

抚州采茶戏为抚州特色,也是抚州临川人引以为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现场由省级传承人陈维真女士倾情演绎采茶戏片段。

临川白浒窑、临川陶瓷金缮

临川白浒窑,本系中国六大陶瓷名窑之一,是我国江南古陶瓷生产史中的重要链环之一。其烧造技艺在当地民间一直延续至今。临川白浒窑为江西打造瓷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临川赢得了声誉,民间甚至流传有“先有白浒窑,后生景德镇”之说。临川白浒窑市级传承人张志刚先生也收获了网友一波好评。

临川华溪万家村历史以来就以陶瓷金缮修复著称。清代至今拥有了一大批陶瓷金缮艺人,这一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四代,至少有120年的历史。其中临川陶瓷金缮市级传承人万率万氏一脉祖先自清代的万宜生开始,就是方圆数十里闻名遐迩的金缮艺人。近距离观看修复技艺,匠人的细致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临川金银錾刻

临川金银錾刻工序繁杂,十分讲究,“选料、熔化、锤击、初胎、火焊、上胶、作画、錾刻、清洗+打磨+抛光”九道工序一丝不苟,要求材料上乘和艺人的细心、耐心,才能成功打造出鲜亮精美的产品。其中錾花技艺在金银錾刻中的难度极高,临川金银錾刻技艺省级传承人张锦平先生曾戏言錾花通常被称为“细节中的魔鬼”,其精细程度可见一斑。

木质浮雕

抚州木质浮雕是流传于抚州及周边的传统美术,传承难度非同一般:一是能在浮雕上叠加圆雕,除浮雕外,还融入了半立体雕、镂雕、透雕等技艺;二是能在成人手掌大的方寸间能雕出五个人物,且清晰协调;三是平常浮雕一般只有三个层次,而抚州木质浮雕通过叠加透雕方式,在10厘米厚的材质上可雕出五个层次;四是融合了不同木料镶嵌工艺,如将黄杨木、黑檀木、紫檀木,甚至牙雕、奇石镶嵌在香樟木浮雕作品中,且能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直播现场,木制浮雕技艺市级传承人许彬凯先生、许洋洋女士为观众做现场展示,网友溢美之词刷满屏幕。

在参观这些非遗项目之后不少网友激动表示,有机会一定要来抚州临川打卡。非遗项目结合在线云直播是历史与当代的完美融合。非遗项目通过云直播方式得以传播,为广大网友熟知,得以在新的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