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史为脉络,以歌舞为载体,用美妙的音乐旋律重温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开启崭新征程。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江西省龙南市创新载体平台,组织开展主题音乐课、红色舞蹈赛、客家山歌会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感染力,让党员群众在优美的旋律中追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足迹,触摸信仰力量,感受真理光芒,汲取前行力量。
音乐党史课:奏响旋律颂辉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5月30日,在《黄河大合唱》激昂有力的歌声中,龙南市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江西理工大学参加了“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音乐党史课。
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的党员群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加音乐党史课
课堂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党啊,亲爱的妈妈》《娘子军连歌》《山歌唱给亲爱的党》等红色经典曲目轮番上演,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历史征程。最后,学员们与场上演员一同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党的百岁生日献礼。
龙南市委宣传部部长罗晶对别开生面的音乐党史课称赞不已,她说:“听着耳熟能详的红色旋律,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在脑海中一幕幕浮现,这是最生动的党史教育形式。”
抗美援朝老战士带头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龙南提倡和推广音乐党史课,将党史宣讲与经典旋律融为一体,把理论阐释同音乐表现结合起来,生动展示党的发展历史。该市组建“围屋之声”合唱团,选定背景意义丰富、传唱度较高的红色曲目,充分利用革命旧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歌舞剧院等场所,开展艺术团体巡演、单位自演、云端汇演及快闪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党史课程。
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云端联网,渡江镇莲塘村和里仁镇正桂村的党员群众联合上了堂音乐党史课,大家共同聆听红色歌曲,还隔空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
龙南市公安局女民警们在大坝游击队旧址合唱《十送红军》
龙南市公安局女民警们来到武当镇大坝游击队旧址,饱含深情地唱响《十送红军》,重温革命史,激发“她力量”。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预备党员曾蓓心中默念道:“亲爱的党,百岁快乐!祝您永远年轻蓬勃!”
红色舞蹈赛:随歌起舞启征程
5月27日晚,龙南市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唱响主旋律 迈向新征程”红色歌曲时尚舞蹈大赛在该市体育中心举行。16支进入决赛的队伍同台竞技,用一支支红色舞蹈,重温红色历史,献礼建党百年华诞,给观众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龙南市将该项大赛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从3月份就开始启动筹备工作,以此弘扬红色文化,掀起爱党爱国热潮。该市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报名参赛,成立了由乡镇、财政、卫生、公安等各个系统组成的35支参赛队伍,吸引了上千人参与。各代表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排练,在红色歌曲的伴奏中磨砺舞技。
龙南市青年党员们组队参加红色歌曲时尚舞蹈大赛决赛
龙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凌煜介绍,该市开展红色舞蹈比赛既比歌舞水平,又比对党史的熟悉程度,既比各单位各乡镇舞台上的凝聚力,又比工作上的精气神。
参赛队员用阳光明媚的笑容和坚定自信的舞步,抒发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该市党群部门表演的《祖国,你好!》获得比赛一等奖,队员王滢卿说:“赛场上大家拧成一股绳,尽情地挥洒汗水,用舞蹈、诠释百年党史、传递红色力量。今后,我将把这股劲头用在岗位上,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继续发扬‘三牛’精神,续写更加精彩的时代篇章。”
客家山歌会:“声”入人心绽芳华
“油菜开花满段黄,宣传哥哥上前方,保护哥哥打胜仗,缴到枪支用船装。”6月1日,被誉为“客家山歌大王”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科发来到当地小学,教学生们演唱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战歌》。
龙南市客家山歌爱好者们在关西围景区用山歌唱出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
“日头一出嘞照东方,客家儿女把歌唱,大家日子过得好嘞,声声歌唱共产党……”每逢节假日,原创客家山歌《客家儿女心向党》便在关西围景区唱响,婉转悠扬的山歌在景区回荡,引来游客驻足聆听、学唱。
龙南是“江西客家山歌之乡”,山歌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该市充分利用这一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该市邀请山歌传承人和专业人士创作了《杨梅红》《亲人就是共产党》等一批内容积极向上、蕴含红色主题的客家山歌,给古老山歌赋予新时代特征。同时,为山歌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和引导各乡镇各单位组织开展客家山歌会,以赛歌对歌的形式传唱红色旋律。
龙南市文化馆副馆长廖小凤说:“客家山歌会用最接地气的演唱形式感铭党恩,既保留了淳朴的客家山歌特色,更唱出新时代风貌,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傅亮、叶波、翠霞供图)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