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基因,追忆百年征程-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暑期“三下乡”走进红色教育基地

寻访红色基因,追忆百年征程-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暑期“三下乡”走进红色教育基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7-07 20: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老一辈共产党人如何在艰难困苦的斗争岁月中坚守自己的初心?当代大学生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带着思考和探索,7月3日至5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进胡耀邦陵园、共青垦殖场旧址、袁隆平故里等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首批垦荒队员故事,领悟耀邦同志为名情怀,赓续隆平院士精神血脉,从走访中探寻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青春使命。

聆听垦荒故事 传承共青精神

7月3日,在指导老师盛开勇、王惠贞的带领下,红色基因寻访团一行拜访了共青城第一代恳荒老队员倪新华老人,听老党员故事,重温爱党爱国情。

倪新华出生于1939年,1971年加入共产党。1955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到江西德安县九仙岭下垦荒,成为第一代垦荒人。他胸前佩戴着几日前党组织颁发的“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向学员们讲述垦荒奋斗创业史。“我们有困难就会想到‘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良田’这面旗帜,毅然开拓荒地”,他指着桌面上的旗帜说到。

正如倪新华老人所言,志愿垦荒队员们以“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精神,和当地人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一起,把共青从“共青社”、“共青垦殖场”发展为后来的“共青城”,往日的荒坡滩涂,如今已变成一座新型工业化城市。

在共青垦殖场旧址实地学习过程中,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再次深入了解了垦荒故事,并共同观看《共青城》的纪录影片。实践队员广编1901班吕惠媛说到:“这座城市的变迁离不开所有垦荒队员的奉献付出,他们的拓荒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学习,青年一代需仔细聆听先辈故事,勇于担当责任,牢记先辈伟绩,于新时代传承共青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缅怀耀邦同志 领悟为民情怀

7月4日,红色基因寻访团一行前往胡耀邦陵园,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陵园。在胡耀邦同志生平馆内,一张张记录胡耀邦同志于不同时期的老照片让队员们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胡耀邦同志手书的对联:“心在人民原不在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乎多得少得”最为触动人心,引得全体成员驻足观看。

参观结束后,队员来到耀邦墓前整齐列队。指导老师盛开勇怀着崇敬的心情为队员介绍胡耀邦同志平生事迹,“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而后,全体队员在墓碑前三鞠躬并默哀,深切表达对胡耀邦同志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在耀邦墓前,大家举起右手,重温入团誓词,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青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仪式后,师生代表诵读了《党的赞歌》节选:“放心吧,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一代新人在接受你们庄严的检阅!……”。通过诵读,青年学子向党作出庄严承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在陵园外,《永远的旗帜》党旗-军旗-国旗专题展正在展出,展览全面梳理了党旗、军旗、国旗的历史,在陈列的旗帜故事中,学员们体会到了初心如磐、信念坚定、锐意进取的伟大精神力量。

走进隆平故里 赓续精神血脉

7月5日,红色基因寻访团一行赴德安县袁家山——袁隆平院士故里开展实践活动。走进颐园,“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八个大字赫然在目,团队师生集体对袁隆平院士进行悼念,怀着沉痛的心情向袁隆平院士三鞠躬并默哀,深刻缅怀袁隆平院士的丰功伟绩。

“袁隆平院士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德安县袁家山,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团队成员更为深入的了解了袁隆平院士生平故事。团队成员还观看了《为时代而歌——袁隆平》纪录片,深切感悟袁老忠于奉献,一心为民的品格。

听完袁老故事,看完纪录片,实践队员深有感触,新闻1901班熊星月说:“袁隆平爷爷热爱祖国,一心为民;淡泊名利,奉献事业;不畏艰难,求真务实。他倾尽一生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少不了熨帖人间的善良,坚守初心的赤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济世情怀,我们要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永记心中的灯塔”。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年学子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据悉,实践队员在集中实践之后,将分赴各自家乡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学习革命精神,挖掘、收集、整理红色故事,并形成“党史故事视频、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等成果,向广大群众进行宣讲和传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胡未希、吕惠媛摄影)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