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共和国摇篮,探寻红色足迹——南昌师范学院青马学堂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1年7月12日,南昌师范学院青马学堂服务队“广昌—瑞金分队”赴瑞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分队实地参观了“二苏大”会址、中央苏区博物馆、“一苏大”、红军烈士纪念塔、红井冈等地,探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历史。

踏访共和国摇篮,探寻红色足迹——南昌师范学院青马学堂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7-13 21: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1年7月12日,南昌师范学院青马学堂服务队“广昌—瑞金分队”赴瑞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分队实地参观了“二苏大”会址、中央苏区博物馆、“一苏大”、红军烈士纪念塔、红井冈等地,探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历史。

当天上午,团队成员前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旧址参观学习。“二苏大”礼堂八个角的外形分外别致,礼堂内庄严肃穆。在主席台前,团队成员江伟忠带领大家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宣誓声铿锵有力,在整个会场内回荡。每一句誓言都充分展现出了团队成员对党的坚定信念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踏进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耳熟能详的《国际歌》在耳边萦绕。该会址,原是谢氏宗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会场内悬挂着金色五角星、红四军军旗、马克思画像、列宁画像和三角彩旗等,整个会场庄严宽敞。

当天下午,分队通过参观会址,聆听讲解,对“一苏大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领会了召开“一苏大会”的重要意义。“一苏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开始,毛主席的称呼从这里喊起,人民民主专政从这里走来。

随后,分队成员来到红军烈士纪念塔瞻仰先烈。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纪念、褒扬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在塔的正前方地面上铺写着八个苍劲大字“踏着先烈血迹前进”,炮弹形的塔身嵌有无数个小石块,象征着无数个红军指战员为了革命的理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分队成员环绕塔身,进行哀悼、鞠躬以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怀念。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19339月,毛泽东带领政府工作人员同当地群众一道开挖了红井,这口井映照了军民鱼水情深。团队成员纷纷体验了一回吊绳木桶打水,感受水的清凉、甘甜,进一步感受到了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刻内涵,同时对革命先辈带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

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团队成员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学生武才沂与同学交流道:“在瞻仰红军广场上的红军烈士纪念塔时,我印象十分深刻。在了解后,我才得知那塔身嵌入的无数个小石块,象征的是无数个红军指战员为了革命理想而献出的宝贵生命。现在,我认为那密密麻麻的石块也像是压在我们新时代青年肩上的历史重担,像是激励我们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不断进取的新力量。”(夏兰、郑舒媛供图)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