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渔业村赣江边。记者看到,江豚成群结队、畅游欢跃,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更是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聚集江边整日驻守拍摄这一难得的盛景。
摄影爱好者聚集江边江豚拍摄(王健摄影)
近日,江豚在扬子洲镇渔业村赣江汇龙摆附近流域捕食(余会功摄影)
据了解,以前乱捕滥捕使得赣江渔业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被逐步破坏,形成了一种鱼越捕越少越捕越小进而更加疯狂乱捕滥捕的怪圈,不仅使得渔民的生活越来越没有保障,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破坏了赣江的生态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
随着国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江河流域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赣江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特别是自2020年初扬子洲镇渔业村实施退捕禁捕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赣江渔业生态环境就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原来非常罕见的濒危珍贵物种江豚开始在扬子洲镇渔业村赣江汇龙摆附近流域大量出现,呈现了数十年来难得一见的江豚欢跃畅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展现了赣江生态环境治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成为一处近距离观赏江豚的新的网红打卡点,也成为南昌市一张耀眼的生态建设新名片。
据南昌市渔业渔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生态保护,为江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当地渔民退捕禁捕是一个关键因素。随着赣江水域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江豚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目前仅扬子洲镇渔业村赣江水域就有21~31头江豚在这里安家落户,所以现在就经常可以看到江豚成群结队的畅游欢跃的喜人景象。”
为了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保护好重出江湖的珍贵保护动物江豚,南昌市区镇各级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了保护性措施,扬子洲镇已组建起一支具有公益属性的护渔队伍,选派了原来从事捕鱼的十多位渔民,与镇村干部一道组成了一支12人的渔业村赣江生态保护护渔队,每天对赣江中支和北支水域进行巡查,协助配合渔政执法人员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工作。
9月3日下午,余会功等生态摄影家在扬子洲镇渔业村赣江汇龙摆附近拍摄江豚(王健摄影)
著名的生态摄影家、“江西江豚卫士”余会功曾多次在大湖口与赣江交界处等地跟踪拍摄、记录长江江豚捕食鱼虾等精彩活动场景。余会功告诉记者,希望他拍摄的照片能引起社会各界对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视,进而更好地保护长江其他珍稀濒危的水生生物,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长江。
江豚,也称长江江豚,俗称“江猪”。江豚属哺乳纲、鲸目、鼠海豚科。曾经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亚种,2018年4月11日被升级为独立物种。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