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受助生捐赠1000万 助力赣鄱学子科学梦想

希望工程受助生捐赠1000万 助力赣鄱学子科学梦想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9-29 08: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27日,团省委、省青基会在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举行“提供新助力 共圆科技梦”——“江西省青少年未来学术奖”启动仪式。仪式上,希望工程受助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查小春向江西希望工程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江西省青少年未来学术奖”,刷新了近年来江西省希望工程个人捐款数额的新记录。

爱心见证 希望善举值得点赞

随着签字笔在捐赠协议上提笔落定,仪式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为查小春先生向全省希望工程注入“新鲜血液”、为江西青少年学子实现“科技报国梦”提供真诚帮助的诚挚感谢。共青团江西省委二级巡视员张雪黎,“江西省青少年未来学术奖”发起人、出资人查小春,“江西省青少年未来学术奖”学术奖评委会评委、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哈工大(深圳)土木工程系教授胡钢,“江西省青少年未来学术奖”学术奖评委会评委、牛津大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钟鸿钧,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郭常亮,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秘书长毛鸿山等领导到现场见证了这一爱心时刻,并共同启动“江西省青少年未来学术奖”。

张雪黎代表团省委和省青基会向提供爱心助力的查小春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她表示,作为江西希望工程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他的爱心善举践行的是江西籍青年才俊回馈桑梓的优良美德,传承的是希望工程受助学生反哺社会、爱心传递的时代风尚;同时希望在查小春先生的爱心感召下,有越来越多的江西籍乡贤,加入到江西希望工程的爱心接力行动中来,共同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共同呵护家乡青少年的成长成才。

爱心传承 学业有成反哺希望工程

“因为自己淋过雨,知道感冒的滋味有多不好受。所以愿意去做那个撑伞的人,就好像穿越漫长时间,拥抱过去的自己。”1987年,查小春出生在江西修水县程坊乡一个普通家庭。兄妹四人,母亲常年患病,家庭的全部支出全由父亲一人承担,因家里贫困,兄姐读书很晚,以至于他读小学时和兄姐一个班,小升初时家里只允许一个人读书,成绩稍逊一点的兄姐因家里困难没法继续上学,这一记忆深深埋在查小春的脑海里。

眼里有光,哪里都是希望。在江西希望工程爱心汇聚之下,在当地团组织帮助之下,查小春得以完成学业,并在21岁时,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查小春和好友成立自动驾驶公司,公司快速成长,曾在高峰时期达到120多亿美金估值。

“我家世代为农,能够出国深造,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当时我就想,要以百倍的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回报父母与社会。”谈起当初的感受,查小春至今不能忘怀。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查小春学成后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以实际行动反哺希望工程,捐赠千万为成绩优异且综合素质高的青少年搭建实现科技梦想的公益平台,助力江西省家庭贫困青少年完成学业,进一步提升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文化素质,激励青少年用科技创造希望。

爱心守护 扶助后学共圆科技梦

“我想为你撑把伞,让你知道这世界如此美好;也因为替你撑过伞,我才知道这世界可以如此美好。”为引导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查小春先生与省青基会协商一致,在“江西省青少年未来学术奖”之下设立查陈邹李程坊爱心奖,用以奖励江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设立查陈邹李青少年未来学术奖,通过世界名校博士毕业且任教于国内外名校的知名教授1对1的交流指导,助力江西学子走向全球学术中心,切实帮助赣鄱后学实现科学梦想、提高科学素养,打造青少年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应用实践。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