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武宁采茶戏要上央视了!这个消息在武宁县一传开,犹如一夜东风催花开,从武宁县乡村到海外武宁人的社群,都在关注这件事情。武宁采茶戏作为江西省四大地方采茶戏之一,在赣西北的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以及毗邻的湖北省阳新县、通山县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晚清时期,武宁采茶戏伴随着宁红茶漂洋出海,在南昌码头、吴城会馆里侵染来往商客,在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组成茶戏剧团“八友会”在广大山区进行地下活动,至今在武宁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农民茶戏剧团,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武宁人都是在采茶戏的歌声和曲调的陪伴里长大的。
然而遗憾的是,随着商业浪潮的席卷,乡村人去楼空,丰富迅猛的流行文化对传统戏剧形成了冲击,武宁采茶戏也难免落寞。虽然有一群热爱武宁采茶戏的戏迷朋友努力振兴采茶戏,离开家乡的武宁游子渴望乡音的慰藉,但是武宁采茶戏还是渐渐低迷。
如今,武宁采茶戏走上央视舞台,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鼎盛时期都没有达到的成就,它就像是乡村振兴的一个讯号,让广大城乡的武宁人都振奋不已。
把武宁采茶戏唱上央视舞台的人叫陈琴,从她15岁起,这就是她的梦想,时隔三十五年,兜兜转转,她终于圆梦了。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曲中人
陈琴,1969年生于江西武宁。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师,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国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崔如琢先生。
陈琴生于武宁山背一个茶戏世家,听者武宁茶戏长大,灵秀山水滋润着她的骨肉血脉,痴情茶戏也滋养着她的血脉骨肉,少女陈琴凭借着天赋嗓音和灵动表演考入江西省文艺学校开设的武宁采茶戏班,熬煎过三年正统戏剧功底学习,她成了舞台上万众瞩目的主角,唱得观众柔肠百转泪水潸潸的青衣正旦,她从十四岁唱到二十四岁,一个女人最好的青春在茶戏里绽放。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一个浪头,扑碎了她的戏梦——茶戏班解散了。她带着满腔不舍和失落,走出了生她养她成就了她的大山,像几十那样去大城市闯荡,去寻找时代的机遇。她当过主持人、演员、歌唱家、艺术家,她画画、写作、做陶艺……背对着家乡的那片山水,她越走越远,上海、北京、巴黎,她的道路越来越宽阔,她的成就越来越多,可是她始终走不出梦里的那片山水,那声九板十八腔的呼唤。
出走半生,立于高处,她回头一看,发现自己歌唱不尽的是那片山水,书画不尽的是那腔衷情,在自己的陶艺工作室里,她不辞劳苦,娴熟地揉捏着泥土,却也在被那片山水的衷情揉捏。
何不归去,回到那片沃土,她又捡起了那支失落了二十多年的曲子——武宁采茶戏,那些经典的唱段,那些让人泪流不止的曲调,那些被无数先人唱热了血唱红了脸唱软了衷肠的句子,又重新回到了她的喉咙。
重返舞台,芳华绽放情几许
武宁茶戏源于茶,源于山水,源于这片炽风热土。
横亘湘鄂赣三省的幕阜山脉列阵在北,蜿蜒二百五十公里的九岭山脉陈戈于南,巍巍两山之间,江西五大水系之一的修河,流虹泄玉七百里,注入中国之“肺”鄱阳湖。与湘鄂相邻的赣北小城武宁,坐拥修河最肥沃的中下游平原腹地,境内堆青叠碧的是幕阜山脉最高峰老鸦尖(1677米),和九岭山脉最高峰九岭尖(1794米)。山高水长,水润山清,北纬二十九度正值茶叶生长的黄金纬度,自唐宋而来,武宁就以茶为特产,明代成为贡品,清代则以“宁红”享誉海内外。
山水有好茶,一千多年来武宁人在种茶、锄茶、摘茶、拣茶、制茶、卖茶、吃茶等茶事劳作与交际中形成了“茶”的文化,茶歌、茶调、茶鼓灯、散曲,渐渐衍变出专门到茶行卖唱的“唱生”、被成为南方“二人转”的小二戏、走村串户表演的板凳戏、有了专业戏班雏形的呼拢班,最终形成了有“九板十八腔”之称的武宁茶戏,被誉为江西省四大地方采茶戏之一。
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武宁人大情大性的生活底色,让武宁茶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花开,然而在现代浪潮的冲击下,随着陈琴这一代人的出走,茶戏也和其他的传统剧种一样,渐渐出现了青黄不接、传承断代的现象。
陈琴归来,再次收拾的不仅仅是她年青时失落的梦想,也是她祖祖辈辈传承的根苗,这片大地断续的风月。接续是难的,不论接续的是梦想,是时光,还是根源。对于陈琴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关于艺术的概念,人们对于价值观的异同。
在重重困难中,陈琴也获得许多支持,来自当地文化局的支持,来自媒体的支持,来自当年武宁茶戏班的支持,来自父亲母亲家庭的支持,来自老朋友们的支持,还有来自观众的期待。
二十多年没有上过舞台了,陈琴在地下室临时开辟出来的排练室里一遍遍走圆场,吊嗓子,压腿下腰,甩袖接袖,云手转身……作为一个戏剧演员,基本功的练习只是重返舞台的基础,更多的挑战是剧本,导演,团队,资金。离开戏剧圈子几十年,这些曾经熟悉现在陌生的大小事,陈琴又要一一去面对,解决。陈琴做了一件让武宁人惊掉下巴的事,她新编了一出武宁茶戏版的《牡丹亭》。
武宁茶戏传承百年,有几百个本子,经典剧目和唱段比比皆是,派别众多,影响遍及湘鄂赣三省,何必寻求外戏?而且《牡丹亭》是百戏之祖昆曲的代表作,雅之极致,武宁茶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方言演唱,“土得掉渣”,用武宁茶戏去唱《牡丹亭》,这不是亵渎经典同时也糟踏了茶戏吗?何必要“越级碰瓷”,吃力不讨好?
不记得接了多少次劝诫的电话,送走了多少拨关心的亲友,陈琴歇了一气后,又打开手机,在微信群里和千里之外的北京朋友继续讨论武宁茶戏版《牡丹亭》剧本的创作,一字一句抠,压什么韵,语音语义的轻重缓急。武宁茶戏的道白和唱腔虽然也用中州韵,但是作为地方剧种,方言的运用是戏剧的韵味,不能一味为了雅而离了“弦”。
陈琴一语道破武宁茶戏的困境:固步自封的环境与敝帚自珍的自卑意识。武宁茶戏本身已经足够优美和丰富,“北腔叙家常,快板火烧房,二六郑重事,叹腔动哀肠,落魂归地府,花调跳粉墙,夹白补不足,为下先转腔”,板腔的多样甚至让录音室的专业乐队都深感奇特,它的没落不是艺术水准的没落,而是“长在深闺人不识”的封闭和“美而不自知”的孤岛意识。
在信息时代,武宁茶戏的复兴不仅仅是接续这么简单,它需要焕发能被这个时代的人接受的美与光彩,它要被看见。既然有京剧版的《牡丹亭》,越剧版的《牡丹亭》,黄梅戏版的《牡丹亭》,那为什么不可以有武宁茶戏版的《牡丹亭》呢?《牡丹亭》是江西文化的标识之一,武宁茶戏也是江西的本土戏剧,难道不比别的剧种更有碰撞的理由和火花吗?正因为《牡丹亭》人人皆知,用武宁茶戏演绎之后,那些从不知道武宁茶戏的人们才能体味到武宁茶戏的美妙。
无疑,这是只有对武宁茶戏充满自信的人才干得出这样堪称“石破天惊”的事。陈琴做到了,历经大半年的打磨,这一出《牡丹亭▪游园惊梦》可谓是凝结了不少专业人士特别是对武宁采茶戏关注的人的心血。总策划九江市文旅局、武宁县文旅局,总顾问江西戏曲史、曲艺史知名专家、《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国戏曲志·江西卷》(担任常务副主编)《中国曲艺志·江西卷》编撰万叶,总导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和潘凤霞共同主演过《游园惊梦》电影、导演过《窦娥冤》的戏剧专家邹莉莉,编剧北京的导演冯继魁,作曲、唱腔是原武宁采茶戏剧团的刘贵生,艺术总监陈琴,表演指导邹芙蓉、郭少兰、程哲蓉、闵丽,陈琴饰杜丽娘,廖聪饰柳梦梅,柯香饰春香。当这一出武宁茶戏版的《牡丹亭▪游园惊梦》在南昌录制完成之后,音源不胫而走,还没登上舞台就轰动了小城武宁和陈琴的国际艺术圈。
人们都惊呆了——武宁茶戏竟然如此优美动人。
武宁茶戏的四平腔清雅隽永,陈琴的唱腔委婉绵密,对于幽微情感的表露如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蜿蜒流淌的百里修河,韵致楚楚,飞花落玉。听者为之心醉神迷,传颂不绝,正面的赞美和反馈如潮水般涌来。“鼓歌入山,茶曲似水,游子赤诚,乡音动人,一片山水深情”“雅俗之间,好像只在一步之遥,这一步是曲?是唱?是乐?或是三者的完美结合?武宁采茶戏《游园惊梦》就是这个完美的结合”,这是专家的肯定。还有更多在外乡的游子发来诚挚的赞美和祝贺“我在慢慢欣赏着,听醉了,家乡的茶戏真好听,吸收了黄梅戏和赣剧的精华,不失茶戏的韵味,百听不厌”,北京的戏迷朋友赞美“有如珠圆玉润,黄鹂鸣涧,比昆曲别是一般美妙”“这个旋律就是武宁山水的旋律,真诚地表达出来,雅俗并陈,意调双美”。
陈琴用歌声打破了一切对她的质疑和反对。就像她自己说的,也许还有瑕疵,但是这出戏的完成就已经是一种胜利。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把武宁茶戏版的《牡丹亭》搬上央视舞台,让更多人看见它的光彩。
陈琴说,下一步我要把武宁的传统剧目和经典唱段也带出去,把茶戏融入当代生活,让爱茶戏的人喜欢,让爱戏曲的人喜欢,让爱音乐的人喜欢,让年轻人喜欢。在继承传统茶戏嬴得观众群体的基础上,步步提炼茶戏中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元素,创作出带有这片山水基因的当代音乐作品,让更多人认识、支持、弘扬茶戏。(作者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