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马路拉链”顽疾,构筑城市“生命线”--九江八里湖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荣获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杜鹃花”奖

解决“马路拉链”顽疾,构筑城市“生命线”--九江八里湖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荣获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杜鹃花”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11-10 14: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建五局土木江西分公司九江八里湖新区地下综合管廊荣获江西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荣誉—“杜鹃花”奖,成为九江市第一个获得该奖的市政工程。

八里湖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位于八里湖中央商务区,规划沿十里河北路北侧及文博大道中央绿化带下建设综合管廊,全长约2.81公里,工程起止点均为兴业大道至长江大道,其中文博大道段综合管廊长约1.3公里,十里河北路综合管廊长约1.5公里,该项目为九江市首个地下综合管廊,由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于2017年12月1日开工,2019年3月30日竣工交付使用。

“拉链式”马路的“终结者”

刚修好的路没几天又要“开膛”、走不了几步就会有电线杆拦路,地下管线交错、地上线缆林立,各种线路犹如一张张巨型“蜘蛛网”,困扰了城市的发展。

作为九江市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开启了九江市城市新模式,把沿线所有管线统一起来,让“它们”按照需求“住进”每一个房间,成为“拉链式”马路的“终结者”

“我们承建的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一次性解决城市各类管线的铺设问题,而且方便后期检修维护,有效解决‘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发展难题。”项目负责人刘旦介绍综合管廊时,自信满满。

走进地下管廊,可以看到两侧墙壁整齐的金属杆件,这些杆件称之为管线“支架”,铺设线缆之用,合规美观的支架,敞亮纵深的地下空间将成为城市“主动脉”,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统一入廊,保障整个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彻底解决“拉链式”马路问题,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宜居品质。

“螺蛳壳里做道场”

相较于场地开阔的郊区,项目管廊位于九江市政道路绿化带下方,周边环境复杂,交通压力较大现场管线众多,需在道路中央开挖一条深度6-9米,长度1300米的基坑,是一项“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细致活”,项目地质复杂、开挖基坑毗邻湖区,地下水位、基坑承压水位高,坑壁土压力大,且富含大粒径砂卵石地层。为了有效解决了这个难题,加快工程建设,项目通过研究探索,多方讨论、论证,提出了采用基坑垂直支护、开挖方式和“新型基坑支护方式TRD搅拌墙”施工,这是在九江特有的湖区砂卵地层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五局范围内的第一次应用,并一次成功,满足了基坑止水要求,强化支护力度,有效减少基坑支护占用宽度,保证狭长地带施工空间。

项目建设过程中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7大项18小项,自主创新技术1项。把绿色施工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先后荣获江西省建筑结构示范工程、江西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江西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荣誉。

如今,庐山脚下的文博大道、十里河北路的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木取代了杂乱的电杆,而地下的“长龙”身体里多了多道“筋骨”电缆、燃气管道等的入廊,解决“城市通病”,完善“城市功能”,助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卢忠宝摄影)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