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大会上10位委员建言献策共话江西新发展

在江西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大会上10位委员建言献策共话江西新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1-17 14: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16日下午,江西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南昌开幕。10位政协委员代表各自民主党派、界别在第一次大会发言中,围绕农业、教育、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金玉良言”引起各方关注。

五谷丰登,离不开农业科技支撑。江西省智慧农业在省级层面启动早、起点高,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先进省份相比,在智慧农业的基础条件、设施装备、体系建设上仍有差距。

省政协委员熊彤代表民革省委会发言建议,通过出台智慧农业建设补助政策、建立智慧农业科技平台、加强人才供应保障产业长远发展,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具体而言,江西省应该对入选“2021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龙头企业进行培育,出台智慧农业建设补助政策,促其达到一定要求后,授牌为江西省智慧农业生产示范园,通过示范引领、龙头企业先行,以点带面方式推动江西省智慧农业的发展。

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对此,江西省政协委员卢宇荣代表民盟省委会在发言中建议职能部门要把好“监督关”。

“有效整合教育、文化旅游、市场监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力量,实现多方同向发力,关停不合格培训机构,杜绝学科类培训‘此消彼长’。”卢宇荣委员说,与此同时,学校要守牢“主阵地”,“督促学校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丰富学生在校活动的内容;鼓励学校开设选修课程,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探索实行将艺术类考级权限下放给学校,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在江西省,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仍然存在。全国政协委员刘木华代表民建省委会发言建议,“破解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必须坚决遏制增量,妥善解决存量。”对新出现的各类“非农化、非粮化”问题,做到“零容忍”;压实相关主管部门职责,制定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评细则等。

“对种粮补贴政策进行改革,以粮农获得合理利润为标准落实补偿机制,调动农民充分利用耕地资源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刘木华委员建言道,尽快制定江西省市域范围内耕地“进出平衡”实施方案,允许跨县市按照“谁补划、谁出资”的原则补充同质等量耕地。

去年6月以来,江豚“组团”在赣江南昌扬子洲段畅游嬉戏,被市民津津乐道。由此,省政协委员欧阳剑雄代表民进省委会发言建议,江西要完善保护机制,守护好江豚“笑脸”;研究制定《江西省长江江豚保护行动计划》,设立长江江豚保护专章;增设“江豚保护日”,把江豚笑脸设计为“江西生态环境保护标识”,让“微笑天使”的形象深入人心;适时推动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

省政协委员林凯代表农工党省委会发言。他建议,加快江西“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勇争先”,必须着力破解制约大南昌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在聚焦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城市建管等三个方面推动大南昌都市圈建设,同时加大大南昌都市圈内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力度。研究设立“昌丰樟高”同城化示范区,将其打造为江西都市圈同城化样板。

省政协委员肖礼庆代表九三学社省委会发言。他提出,在调研中发现少数脱贫村“两委”干部在专项资金使用上存在违规变通等问题,为群众所诟病。就此,他建议,尽快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审计、村“两委”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相关配套制度,重点关注违规操作、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问题,细化审计责任主体职责,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及乡镇政府责任,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省政协委员龚斌代表省工商联发言时表示,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他建议,抢抓赣深高铁开通机遇,合理布局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创新产业引导基金运作模式,大力引进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他建议,“在广东设立江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服务中心,为江西省优势产业和重点园区提供产业招商、活动策划与执行等便利,并为来赣企业提供从政府资源对接、金融对接、项目申报、产业落地等全程服务。同时加大引进行业龙头企业的力度,形成以点带面的带动效应,促进形成上下游互补的完善产业链”。

省政协委员谭文英代表无党派人士发言。她表示,要加大推广力度让“赣菜”唱响全国。她表示为弘扬“赣菜”文化,进一步建设美食强省,加大对“百城千店”中“赣菜”名店50强的推广力度,切实解决受疫情反复影响、供应链不稳定、产业配套基础薄弱、专业人员紧缺等问题,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助力强强联合,扩大市场占有率。谭文英委员建议,推出《舌尖上的江西》系列,筹建“赣菜”博物馆,彰显“美景+美食”“博物馆+餐馆”魅力。

国家发改委近期出台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将湘赣边区域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省政协委员聂晓葵代表中共界别发言时表示,为加快推进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建议成立省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专班运作;同时,抓紧制定《江西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细化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互通、城乡融合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合作园区等重点领域工作措施。此外,争取中央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省政协委员梁安琪代表澳门地区特邀人士就如何擦亮“五地”金招牌发言建议。她表示,“圣地、福地、宝地、高地、热地”,既是江西的金字招牌,又是跑出“融湾”加速度的重要抓手。以激活“红色文化”资源为手段,着力擦亮“圣地”金招牌。

她建议政府层面加强规划引领,开通湾区至老区的红色专列等。“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飞地经济’等形式,加快推动粤港澳赣四地企业创新协同、产业协同。”

梁安琪委员建言道,要着力擦亮“热地”金招牌,加快完善城乡商贸流通“微循环”,大力培育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新业态,促进更多江西产品走向大湾区、走出国门。(王健、胡麟兰摄影)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