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在江西省委党校第6期中青二班学习侧记

让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在江西省委党校第6期中青二班学习侧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3-15 09: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红米饭、南瓜汤、味道香……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背儿盖身上……”来到井冈山,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首歌极具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反应了先辈们不怕苦、不畏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我是第一次来井冈山,先辈们面对的艰难困苦和作出的牺牲远超我想象。本来感觉军训蛮辛苦,听到了这首歌,让我自惭形秽,同时全身上下也充满了力量。” 学员王玉婷无限感慨,万分激动!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教育的大讲堂。

三月的井冈山,春风徐徐,生机盎然,景丽境幽。

3月7日-11日,江西省委党校第6期中青二班全体学员,在这片红色革命圣地上,开展了为期五天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培训。

五天的学习安排,紧张而充实。他们怀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之情和对革命圣地的向往之心,瞻仰烈士陵园,参观革命遗址,了解革命历史,领悟井冈山精神……学员们深刻感悟到革命先烈们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和付出的巨大牺牲;深刻领会到,井冈山精神不仅是革命年代开创根据地的精神法宝,更是跨越时空,成为推动改革攻坚和民族振兴的宝贵财富。

在瞻仰烈士陵园中强化党性、传承基因。在庄严肃穆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学员们向革命先烈们敬献了花圈,向烈士们默哀致敬,表达对烈士们的无限追思和深切缅怀。并重温了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提醒着学员们在新时期要铭记党史,永葆党员本色,传承红色基因。

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中,共牺牲四万多名战士,其中大部分是无名英雄,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他们牺牲时正值青春年少。学员罗翔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践行入党誓言,弘扬革命精神,强化党性锻炼,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在追忆峥嵘岁月中重温党史、勇担使命。只有走进历史,重温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才能真切体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学员们参观了井冈山碑林、雕塑园、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小井红军医院旧址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

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让学员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党性得到升华。

通过重温革命历史,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明白了革命先辈们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奋斗,为什么抛头颅洒热血,学员黄铸添说到,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历史的担当。“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建立起了崭新美好的家园,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安居乐业的环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辈应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踏实勤恳、干事创业,为推动改革攻坚和高质量发展而接续奋斗!”学员晏崇聪体会到。

在国防教育和红色歌谣中磨练意志、增强爱国情。红色歌谣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印记,渗透着先辈们的革命情感。“红歌歌词雄浑厚重,红歌曲调慷慨激昂。唱起来朗朗上口,一学就会,容易接受,容易理解,能激发爱国情怀。”肖老师道出红色歌谣教学的深切体会。

在激情教学环节,学员们通过拉歌比赛、分组合唱、观看红色歌谣背后故事的视频,走进歌声中的“井冈山精神”。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记忆,就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唱响一次就接受了一次党史教育,能极大的激发爱国情怀。

为期五天的军事训练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磨炼了坚强的意志,极大地震撼了心灵。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学员们表示,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应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初心。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创造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李官宁摄影)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